真的不是只靠武力,李大将军真是文武全才!
李安远心悦诚服,决定跟随李川一起打天下。
他也想好好表现,提出一个建议:“绛郡是连接关中和太原的关键点,大将军一定要让信得过且有能力之人坐镇绛郡。”
李川轻轻点头。
他当然知道绛郡,特别是正平城的重要性,无论是走陆路还是走水路都需要经过正平。
只是,他身边真的很缺人,特别是能治理地方的文官。
仔细想了想后,他派人去将远在西河的长孙无忌叫来,让长孙无忌坐镇绛郡。
如今绛郡的重要性已经高于西河郡,西河有张万岁等将士在,应该问题不大。
一切安排好后,李川让众人离开。
不过他还是将李安远和房玄龄留下来,问道:“两位有没有什么人才推荐?”
房玄龄想起杜如晦,说道:“滏阳县尉杜如晦是我好友,为人聪明识达,有王佐之才,不如我修书一封送去滏阳,让杜如晦来河东,将军意下如何?”
李川当然知道杜如晦。
房谋杜断嘛。
“好!”李川高兴地点了点头。
房玄龄立即去写信,派人速速送去滏阳。
李安远也将自己好兄弟王珪推荐给李川。
“王珪,字叔玠,南梁尚书令王僧辩之孙,胸怀开阔,为人正直,有治国之才。”
李川想起来了,王珪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并称唐初四大名相。
他立即派人将王珪请来。
两人简单聊了一下,发现王珪知识渊博,两人从南朝聊到北朝,再聊到隋朝。
王珪也对李川刮目相看。
他还以为李川和其他武将一样,想不到李川不但懂历史,竟然还懂歌词诗赋。
王珪彻底服气。
李川也对王珪很满意,让王珪协助房玄龄处理绛郡政务。
房玄龄刚好有政务想和李川商量,大家坐在一起商量起来。
......
当李川在绛郡处理政务时,远在龙门,屈突通已经收到李川夺取绛郡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