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长也不必太过介怀,没准李莫愁是故意分散咱们的注意,打算祸水东引,好为公平教掩饰。”
眼下忽必烈虽然没有彻底停战的意思,但蒙古大军后撤将近百里,襄阳城之危已经算解了大半。
宋蒙战事不起,公平教有再多的手段也只能在江湖中兴风作浪,无法像当年一样祸及天下。
“这次大战之后,蒙古再次兴兵攻打襄阳,就该是蒙哥即位大汗,将近二十年后的事了。”
赵志敬心中盘算,想要在离开前将公平教彻底铲除恐怕是不可能了,但只要把他们牢牢压制在西域一带,也就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
明教与公平教的事至此告一段落,众人又商议一阵接下来的战事走向,都觉得只要稳扎稳打,不主动犯错,那不管忽必烈如何用兵如神,襄阳城都是万无一失。
当晚郭靖就在府中设宴,为赵志敬等人接风庆功,朱子柳、鲁有脚等人悉数到场,宾主尽欢。
之后半月内,蒙古方面只有小股骑兵偶尔前来骚扰,而且绝不恋战,更多是试探与诱敌。郭靖自然不会中计,从不主动出击,只稳稳在城中坚守。
他深知蒙古兵多将广,而襄阳城能够屹立不倒除了军民上下一心外,倚仗的就是各路江湖高手,别说一换一,哪怕一换十忽必烈都会欣然用人命去填。
因此守住襄阳不失已经是极限,北复中原终究是痴心妄想。
随着夏去秋来,天气也逐渐转冷,只等再过一个多月天降大雪,忽必烈就不得不撤军了。
助守襄阳的英雄豪杰,这几日纷纷来与郭靖夫妇、赵志敬辞行,蒙古大军偃旗息鼓已经有段日子,襄阳城中粮草军械得以补充齐整,足以应敌。
“我等能与二位盟主共抗蒙古大军,实在是生平一大快事!”
“郭大侠,赵道长,黄帮主,日后鞑子若是再来犯境,只需一个口信,我雷猛不管身在何方,必然万死不辞!”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重相逢,当浮一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