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敬师徒三人下山时还是五月芳菲天,此时回山,已经是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
留在华山玉女峰坐忘观的徒弟们,见到师父带着师弟终于回来,喜悦之情无不溢于言表。
半年时间过去,坐忘观的香火仍旧是相当旺盛,而且襄阳之战过后,“武林盟主”的大名遍传天下,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
或是华阴县,或是山脚下的小镇,更有人直接于山中某处结庐而居,想着如今乱世,能在华山赵仙师威名庇佑下过上安稳日子。
除此之外,还有像渭南李家老店遇到的那种情况,受了赵志敬弟子大恩,专程来到华山致谢的。
而赵志敬奔波数月,回到熟悉的坐忘观后,生活也跟着重新慢慢归于平淡。
“将军。”
“这茶不错啊。”
“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蛮儿,站住别动,还有两笔就画完了。”
弈棋、品茗、抚琴、书画,赵志敬舒舒服服的过了几天悠闲日子,跟着又开始为徒弟们准备新年礼物。
“孩子们大了,越来越不好糊弄了。”
下山游历的那些弟子,眼界阅历肯定都有不小长进,再想像前两年一样用压岁钱简单打发可不容易喽。
好在山南海北前来华山拜访的宾客一批接着一批,其中不乏武林大豪、世家显贵,带来的拜礼不收不收,将近一年时间也存下不少。
按着每人的喜好挑选一件,毕竟这应该是跟徒弟们一起过的最后一年,以后可别说为师小气。
而伴随着初雪降临,在江湖中历练一趟的弟子们,也陆陆续续回到华山。
“师父,弟子从临安带回两坛蓝桥风月,入口生津、口感醇厚,您一定得尝尝。”
“师父,这是东海一带特产的水玉,以后可以放在观中驱邪避凶。”
“师父,弟子游览五岳,偶遇一隐士赠予这幅范中正的真迹,还请师父题款。”
“师父.”
一桩桩,一件件,虽只不到一年的时间,刘清行等一众弟子却是各有不同境遇。
与在山上的时候相比,他们变得更加沉稳,眼下虽然都是笑逐颜开的喜庆面容,但一个人孤身在江湖中闯荡,哪有可能事事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