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里的童年
岳儿最早的记忆,是趴在母亲柳如烟酒坊的橡木桶上,嗅着新酿的"醉春风"散发出的醇香。
"小公子尝尝?"酿酒师傅用筷子蘸了酒液点在岳儿唇上,辣得他直吐舌头,惹得满屋子的伙计哄堂大笑。
柳家的"烟雨酿"在九州三十六郡都有分号,可岳儿十岁那年跟着母亲巡视江南酒坊时,却发现了个奇怪的现象。
"娘亲,为什么同样的'杏花醉',江州卖三两一坛,禹州却要五两?"岳儿仰着头问。
柳如烟正在查账,闻言笔尖一顿:"禹州水路费高些。"
"可走漕运明明更便宜啊。"岳儿扳着手指算,"从江州装船,经运河到禹州,比陆路节省三成运费呢。"
满屋算账的掌柜们齐齐抬头,像看怪物似的看着这个锦衣小公子。
这事传到了秦陌川耳中。某日清晨,他将一叠泛黄的舆图铺在岳儿面前。
"这是九州漕运图。"修长的手指划过密密麻麻的水系,"说说看,若要把蜀地的烧春运到长安,怎么走最划算?"
岳儿眼睛发亮,小手指着图纸:"嘉陵江转汉水,在襄阳换马车!比全程陆路省一半脚钱!"
秦陌川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当晚,他对柳如烟说:"这孩子天生就该吃商道这碗饭。"
初试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