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圣女没有想到自己倡导的大同理想会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她怀疑石悦海在夸大其词,于是安排贾坤和扎斯、扎木等人去监狱查看情况,一天后,贾坤回报道:“石悦海说的是实情,整个监狱人满为患,而民间怨声载道,老百姓对这项制度极为不满。”
石悦海、石凯盛同时叫嚷道:“此前可不是这样。火圣女,不是我说,你说的天下大同的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我不懂整个城邦的管理运作机制,也不懂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是对于刑法制度,以及对待那些嚣张跋扈的恶人,我们兄弟两还是有一套办法。我对这些恶人、烂人太了解了,他们无非就是欺软怕硬,狗仗人势,对待真正的强者,他们就忍气吞声,低三下四。总之一句话,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这种强词夺理欲盖弥彰掩耳盗铃的做法,违背了公理与正义,这是犯罪,这是不可取的。”
石凯盛叹息道:“我突然觉得这个世界黑白不分,混乱不堪,秩序颠倒。”
监狱管理者纷纷摇头叹息。
火圣女听取了贾坤、扎木等人的汇报以后,心想,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于是说道:“两位可有什么万全之策,可以在这里商讨商讨。”
石悦海说道:“上古四圣之一皋陶在刑法制度上提到‘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后来一直被舜帝和大禹两位大帝采纳。先民记载,在这种刑法指导下,天下无虐刑,天下无冤狱。我想,火圣女泽被苍生,仁民爱物,咱们可以多加参详。”
火圣女继续说道:“可以详细说说‘明刑弼教,以化万民’的意思吗?”
石悦海说道:“这里面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具体来说,主要包含法治与德政两部分,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这里面,五教是主,五刑为辅,对于有过激行为或者犯有罪行的人,我们首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如不听教化,再绳之以法。五教指的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也就是说,在生活当中,我们得教会人们懂得并恪守最基本的五种关系,使人们彼此亲睦,互相谦让,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做,这得有个标准。长期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只有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导,才能实现你描述的那个没有犯罪行为的大同世界。我想,只有认真落实先民倡导的这种思想,才能达到长治久安,万世太平的目的。”说完,他退在一边。
火圣女听后满怀欣慰,说道:“就按你说的办。我的宗旨很简单,如先民所说的,安民则惠,黎民怀之。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再具体行刑,总之,公道自在人心,必须保证公平和公正。”
小主,
两位狱长才悻悻退去。
火圣女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民间出现的一股反抗势力。
因此自从她统治以来,部分制度限制或剥夺了大贵族的利益,通俗点说,也就是动了他们的奶酪。
此前贵族征收上来的苛捐杂税在新的制度下大幅降低。
大氏族们是无法容忍这种情况发生的。
因此,民间出现了一个杀手组织,他们专门刺杀火圣女设置在民间维持治安的的防卫队,这些护卫队有些是拉祜族战士,有些是新加入进来的黎民百姓。
一系列的死亡让火圣女寝食难安。
最开始几起死亡事件,她原本以为是民间打架斗殴、简单寻衅滋事因过失而造成的死亡,却不曾想,一个月后,这种死亡事件越来越多,直到死了8-9位战士,火圣女才发现这是一起针对她统治的有预谋有策划,由反动势力牵头的反动事件,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
在朝堂会议上,火圣女勃然大怒,她直接质问樊浩南:“我提出的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等信念,就如同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每一个人都是最终受益者。但是我想不到有人理解不了其中深刻的含义。先民说,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暴,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理应成为后世的表率。”
樊浩南欲言又止。他看着火圣女莹莹体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嗔一怒之间风情万种,心神荡漾。
火圣女没有注意樊浩南略带温情的表情,她继续怒道:“尽快查到幕后策划者,在我眼里,没有东西比生命更重要的了,这完全是在挑战我的底线。”
樊浩南是亚丁城执掌了超过两百年的城主,他在民间的威信力其实是要远超火圣女小小的。
火圣女依靠2只巨鸟和传说中的预言,统治了这里一切,但是现在的处境不可同日而语。
首先,她的好姐妹水圣女跟她分道扬镳,因此,她的实际权威几乎丢掉了一半,然后神鸟九凤不知飞去何方,而且它越来越不受控制了,唯一让她看上去风光无限的就是她提倡的和谐理念,让她在底层民众中获得巨大的影响力,这无疑是让她能够坐上这个位置的强大基石。
不过,在整个亚丁城,真正的权威其实是掌控在各大贵族手上,他们控制着金属冶炼,陶器制造,农制品制作,粮食,大豆,纺织业和酿酒业,底层民众虽然人数最多,但实际上是最容易被控制的人群,他们无权无势,他们愚昧无知,他们很容易被笼络,也很容易被蛊惑。因此,在贵族眼里,他们是一种毫无用处也可以忽略不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