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原下班回到家,一推门就看见屋里堆满了布匹:蓝的、灰的、青的、黑色,甚至还有一匹花布摊开在桌上。顿时一愣,“凤英,你把合作社的布搬到家里来干嘛,合作社放不下了?”
张凤英正坐在桌边,拿着剪刀比划着准备给和平做秋裤,听见这话,头也不抬道:“什么合作社的,这是我买的。”
姜原眉头紧皱,“你买这么布多干嘛?这不是浪费钱嘛。”
“你懂什么,我这叫未雨绸缪,听说马上买布要凭票了,你以为以后想买布就能买得到啊?到时候就算你拿着钱,没有票,你也买不到布。”张凤英把她听来的话又说了一遍,还把赵静她们也买了布的事说了。
姜原还是觉得心疼钱,“你也是听来的,作不得准,一下子买这么多,家里又不是开布庄的,这多浪费啊。”
张凤英“呯”地把剪刀往桌上一拍,抬头瞪了他一眼,“都是用我的工资买的,没浪费你的钱。以后这些布就我跟和平用,你别用。”
姜原见张凤英这样,也就没再说什么。
赵静则挑了两块棉布,给江妈也裁了两套衣服。
江妈看到赵静给她做的衣服吃惊道:“小赵,你给我做什么衣服啊?”
赵静笑眯眯地将衣服递给江妈,“江妈,这两年你帮我带孩子、照顾家里,又煮饭又洗衣,费心费力,给你做两套衣服算什么,你穿上看合不合适。”
江妈连连摆手,“我拿了工资的,做这些是应当的,我哪里还能收你的衣服。你快拿回去,将这衣服改一改,家里孩子多,真是用布的时候。可别浪费了。”
赵静笑着把衣服往她怀里一塞,“江妈,你就别推了。你现在就是我们家的人,我们家每人都有新衣裳穿,你自然也得有。”
江妈听了这话,眼圈都红了,拿着衣服颇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却想着得以后做事得更尽心些。
第二年一开春,布票政策正式下来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家属院和村里。一时间,家家户户议论纷纷。
“哎哟哟,这下可好,以后买布得凭票了,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