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来,跟沪市厂家的销售人员互相信用后,又建立起利益同盟,刘正茂从沪市能拿到的紧俏商品数量越来越多,其中每月从两大品牌自行车厂家各能拿到两货车货,合计达到一千多辆。
另外手表、缝纫机、照相机、摩托车、皮鞋、台灯,后来经人介绍又跟沪市橡胶厂搭上关系,加上橡胶套鞋贩运生意。
这些东西放在沪市宁思浔那里消化一部分,大部分拉回江南省城,主要销售渠道是各大单位,小部分由鹿青、洪胜在市区黑市走货。
各大单位的职工收入是稳定,经过近七个月投放,主要购买力已经被满足,虽然现在还能走货,却比开始时的销量弱了很多。
省城人口多,如果刘正茂胆子大作死放开在省城投放,能掀起一波销售高潮。
然后就会因破坏正规国营单位的销售市场,受到省城各大专业单位重点打击,最后被查而丢掉生意,还可能进去吃国家粮。
刘正茂穿越前,经历过改开全部过程,知道什么时候打什么擦边球才能生存。
不能自己作死在省城搞事,却可以联系偏远县的供销社、百货公司、大型厂矿等与外界信息联络不方便,有紧俏品需求的单位,以江麓商店的名义,用小批量紧俏品换取对方资源的方式交易。
这个想法跟道县供销社试点交易成功后,刘正茂准备这个渠道作为以后销货的主打方式。
刘敏和刘正茂接触不多,给刘正茂的感觉是精明、能抓住机会,还有闯劲。
他老家零陵地区离省城远,大部分县城信息闭塞,能获得的紧缺资源渠道有限。而刘敏介绍道县供销社主任杜红成功交易过,让刘敏去跑零陵市场,刘敏可以通过杜红介绍,打开局面。
刘正茂付出的是每月50块基本工资,提成就要看刘敏的自己能力来实现。
洪胜不了解刘正茂想法,以为真是江麓厂招人。
在黑市轻松混过高收入后,洪胜就算进厂去做工人,让他每天老实工作八小时,每月只拿20多的学徒工资,他可能做不满月就会离职。
第二天早上,赵明慧刚打开仓库门,刘敏就找了进来。赵明慧问清刘敏是在这等刘正茂后,就客气地给倒了杯水,让他坐在办公桌旁边等。
赵明慧自己拿起工具搞卫生。要说刘敏机灵会来事,他主动找到扫把帮忙扫仓库。
刘正茂和鹿青、洪胜同时进的仓库。
“刘敏哥,你确定愿意做临时工?”
“是的,我愿意跟刘领导做事。”刘敏答。
“好,我等下还要出去有事,就简单给你介绍工作内容。”刘正茂讲。
不但刘敏认真听,鹿青和洪胜,还有赵明慧都等刘正茂讲重点。
“你对外身份是江麓商店业务员,实际是临时工,工作任务就是跑零陵地区下辖县,找对紧俏品有需求的单位交易,具体交易方式按道县模式来,敏哥,你懂了没?”刘正茂陈述道。
想了一下,刘敏挠着头问:“可我不认识人啊?”
“你认识杜红,还成功介绍他找到了紧俏品,这就是资源。他当了很多年县供销社主任,总认识几个同行,让他给你介绍,这可是你的优势。”
“你设想看看,那个县的供销社或者大厂矿不需要这些紧俏品,他们是不知道你手上有这关系,只要你们接上头,这些单位不把你供起来?”刘正茂指着仓库的货给刘敏洗脑。
回想起道县供销社主任杜红在自己介绍下,找到自行车指标前后的态度,那种前倨后恭的反差,刘敏觉得刘正茂讲得对。
如果自己回到老家,能带回去紧俏品的指标,是有嘚瑟显摆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