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马会计滋生小心思

在那片被夕阳温柔拥抱的田野边,古大仲的身影显得格外挺拔而急切,他的目光定格在了远处缓缓走来的刘正茂身上。刘正茂,这位年轻有为的副支书,仿佛肩上总扛着大队未来发展的重担,每一步都显得沉稳而有力。古大仲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温暖的笑容,那是一种对战友、对伙伴深深的信赖与期待。

“小刘啊,你可算是来了!”古大仲快步迎上前去,声音中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焦急与关切,“听说你和朱枝去办那二手汽车的事了,进展如何?一切都还顺利吗?”他的言语中,不仅是对工作进度的询问,更是对刘正茂能力的认可与信任。

刘正茂微微一笑,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妥了,支书。朱支书亲自出马,那效率自然没得说。车已经买回来了,现在正在修理厂进行维护,等咱们的驾驶员学成归来,就能直接上手开车了。”他的回答简洁明了,却让人感受到一股子踏实与可靠。

正当刘正茂准备进一步汇报接下来的工作安排时,古大仲突然话锋一转,说道:“正好,我这里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咱们坐拖拉机回大队部去细说。”说着,他便要将自己的自行车放进拖拉机的车斗里。这时,一旁的刘子光见状,连忙上前一步,主动请缨:“支书,让我来帮您把单车骑到大队部吧,您和刘副支书坐拖拉机,路上还能多聊几句。”

古大仲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也行,那就辛苦你了,子光。”

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渐渐远去,古大仲与刘正茂并肩坐在车厢内,两人的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到了大队的日常工作上。回到大队部,古大仲习惯性地朝会计室门口望了一眼,发现马会计并不在,便与刘正茂一同坐在了办公桌的两边,准备开始他们的“小会议”。

“小刘啊,今天上午,金树大队的李长根支书和文昌大队长来找我了。”古大仲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他们反映说,帮我们大队做了不少事,但至今还没结到一分钱账。眼看着就要年底了,他们大队就指望这点钱来分红呢。”

刘正茂闻言,眉头微微一皱,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在他看来,人家金树大队自带工具和伙食来支援,答应给别人的工钱自然应该按时结算。现在人家上门讨要,自己这边却还要商量,这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支书,我觉得这事儿简单,按进度结给他们就是了。”刘正茂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看文昌大队长带队施工的时候,挺认真负责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古大仲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但随即又补充道:“刚才我也问了刘昌明,他的意见和你差不多。不过,马会计那边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应该等工程全部完成验收后,再一起结算。”说到这里,古大仲的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似乎察觉到了这背后可能隐藏的复杂情况。

“支书,难道马会计认为金树大队铺设的路基有问题?”刘正茂敏锐地捕捉到了古大仲话中的弦外之音,不禁问道。

古大仲摇了摇头,回答道:“他没直接这么说,但我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不过,我刚才亲自去施工现场看过了,没发现问题。市政施工队的领头人也没反映路基有问题。所以,这事儿还是得你去找马会计了解一下情况。如果真有问题,那我们就必须及时改正;如果没问题,那就赶紧把工钱结给金树大队,别让人家寒了心。”

刘正茂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尽快处理此事。他深知,在大队的工作中,每一分钱、每一个项目都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拖延。

接下来,两人的话题又转到了大队的交通工具上。古大仲笑着看向刘正茂,问道:“小刘啊,你看杏花大队都买了汽车了,咱们大队还是一直借江麓厂的车用。什么时候也帮我们大队搞辆汽车啊?”

刘正茂闻言,也笑了。他深知古大仲对大队发展的迫切期望,但同时也明白其中的利弊得失。于是,他回答道:“支书啊,如果您只是想要辆旧车的话,那我随时都能帮您找来。不过呢,您也知道,有了旧车之后,杜主任那边可能就不会那么上心地帮咱们大队搞新车指标了。毕竟啊,新车用起来更省心、更省事嘛。”

古大仲闻言,沉思了片刻。他明白刘正茂的意思——旧车虽然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还是新车更加划算、更加实用。于是,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刘正茂的看法:“那还是等等吧,新车更加省事,少花维修费。咱们还是把精力放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吧。”

古大仲与刘正茂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决心仿佛能穿透岁月的长河。他们深知,面对的挑战虽多,但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接下来,他们将携手并进,不仅要解决眼前的财务与交通问题,更要带领大队建设新农村这个前所未有的项目。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们将用汗水与智慧,书写出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古大仲拍了拍刘正茂的肩膀,坚定地说:“咱们一起努力,为大队的明天奋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