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队部里,古大仲让郭民雄看刘正茂写的屠宰方案。讲实在话,原来古大仲还真没怎么把年底屠宰的事放在心上,他寻思着,不就是杀猪嘛,每年年底社员家庭自己就能搞定,哪用得着大队出手。
然而,看过刘正茂写的屠宰方案后,古大仲经过一番权衡利弊,认为刘正茂的方案极具可行性。
虽说方案是以年末屠宰为主,可在最后,刘正茂还展开了对未来的畅想。他觉得明年大队养殖场的生猪养殖量要力争达到 4000 头,要是能达到 5000 头那就再好不过了。家禽数量也要从今年的存量 2000 只,飙升至 5000 只。
为了满足生猪和家禽的饲料消耗,刘正茂做了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安排。当下农村普遍缺乏肥料,可樟木大队因为有了养殖场,生猪和家禽产生的粪便,不但能够满足大队的种植需求,甚至还有大量的富余肥料。
刘正茂提议,利用这些富余肥料跟其他大队换取谷壳、红薯藤等青饲料,以填补樟木大队的饲料缺口。
对于这个想法,古大仲和郭民雄两人一拍即合,一致认为,明年就照着这个方案大干一场,争取达到刘正茂提出的饲养量。
马会计经过一番精打细算,马上对古大仲说道:“如果能实现刘正茂的设想,明年大队的养殖收入,将会比农业收入高出两倍之多。”
刘正茂从学校回到大队办公室,古大仲就对他说道:“小刘,你做好准备,下午大队组织开专题会议,议题是年末屠宰和养殖场明年的规划问题,由你来主持会议。”
刘正茂心里早有准备,深知单位的处事规矩,谁提出的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时,多半会落到提出问题的人头上。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行,由我来讲。”
郭明雄说道:“现在厂区几个项目都忙得不可开交,我还是去那里盯着。”说完他就起身扬长而去。
担心古大仲也要下生产队,刘正茂赶忙问道:“支书,我记得前段时间,县里给我们大队调派来几个教师啊,怎么大队学校还是只有五个老师?”
古大仲拍了拍脑袋,然后说道:“哎呀,搞忘了跟你讲,是以教师的名义给调派了三人,他们到大队报到后,公社给我打招呼,说这三个青年都是上面领导的亲属下放,主要是看咱们大队对待知青的待遇好。这三人根本不会教书,要求我给安排轻松点的工作,最后,我只能把他们安排到郭明雄下面干活了。”
“可是咱们学校真的缺老师啊,六个班才五个老师,这可不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刘正茂说道。
“我不想再找上面要人了,要不然又会派些关系户过来。要不这样,你去做个调查,看看其他大队或者其他公社,先在知青和下放右派中,有没有老师,把他们挖过来。”古大仲又当起了甩手掌柜,把权力下放给刘正茂。
“那我就找人去办了。”刘正茂理解古大仲的难处,这次发 1200 块征收补偿前,古大仲在大会上一再强调,不准对外乱讲,可不出两天,外面就都知道这事了。
为此,其他大队都觉得樟木社员发大财了,主动找过来的媒婆那是络绎不绝,简直像一群蜜蜂围着花丛转。
要是古大仲再找上面要知青,别人冲着樟木大队的安家费,派来的知青绝对又是领导们的亲属,到时来人啥都干不了,大队这边还只能吃哑巴亏。
古大仲下生产队督促工作去了,马会计主动给刘正茂续水。今天三子订婚,预示着不久就要举办婚礼。
如今马会计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孩子办婚事,必须得风风光光的,才对得起自己的身份。
所谓排场,那自然是要跟城里人一样置办三转一响,外加四十八条腿。那四十八条腿的家具,家里有多年积攒的木材,请木匠上门就能打造。
放在去年,马会计是想都不敢想三转一响,今年可就大不一样了,大队给每户发了一千多块钱,名义上虽说明年新村建设好,要花钱买回房子。可马会计心里跟明镜似的,年底还会分红,再就是明年新村的新房,大队也会有补贴,每户花不了几个钱就能买回自己家的新房。
另外还有个优势,大队有刘正茂这个神通广大的知青,在省城关系硬得很,省里大领导,都被他邀请到大队两次。这种能耐,县里的领导都望尘莫及。
今天巴结刘正茂,目的显而易见,想请他帮三子搞三转一响的指标。
“刘知青,我家三子能做大队电工,多亏了你举荐,还让他到电业局学习了三个月。他多次跟我讲,要去你家感谢。我家今年养了三头猪,两头猪缴政府收购任务,剩下一头杀年猪,年底杀猪后,一定送一腿猪肉和两只老母鸡去你家,感谢你父母教出你这么出类拔萃的儿子。”马会计满脸谄媚地说着话,还从兜里掏出烟来散给刘正茂。
刘正茂平时很少抽烟,也知道马会计肯定是有求于自己,而马会计本身在大队身处要害岗位,必须得给人家面子,于是笑着说道:“马会计,我平时很少抽烟,大家都是同事,有事您就直说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