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紫薇蒙尘

明落之玺 橘外者 2591 字 1个月前

第82章 紫薇蒙尘

燕王朱棣悍然举兵谋逆,首战便以锐不可当之势,一举攻陷真定。消息如惊雷炸响,刹那间朝野震动,大臣们惊惶失措,往日从容消失殆尽。

整个京城风声鹤唳,紧张压抑的氛围迅速蔓延,后宫也未能幸免。宫女太监们小心翼翼,眼神满是惶恐;妃嫔们聚在一处低声哀叹,华贵不再,只剩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彼时,吕后正安坐于寝宫榻上,手捧一卷泛黄的宫廷典册,缓缓翻阅。那纸张斑驳,文字古奥,皆是岁月沉淀的印记,她欲在这烦闷动荡之际,寻得片刻安宁。

然贴身宫女匆匆入内,神色惶然,将这惊天噩耗禀明。吕后听闻,手中典册“啪”地坠地,纸张簌簌作响,似也在为即将降临的风暴而惊颤。

朱允炆登基方一载,根基未稳,便遭此天翻地覆之变。吕后满心惶恐,于寝宫内来回踱步,步履急促而沉重,每一步皆似踏于命运的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华美宫灯下,她的身影被拉得修长,随着走动,在墙壁上晃动。她脑海中,不断浮现王朝崩塌的景象:巍峨宫殿在烈火中轰然倾颓,火光烛天,映红半壁苍穹;百姓在硝烟里流离失所,哭声震天;朱家江山摇摇欲坠。这些画面如鬼魅般,令她冷汗涔涔,坐立难安。

彼时,吕后安插在宫中的心腹太监,慌张奔入,帽子歪向一侧,衣衫凌乱,发丝纷扬,额上的汗珠滚落,浸湿胸前衣襟。人未到近前,便“扑通”一声重重跪地。他声音急促而紧张:“太后,小的刚刚探知,陛下近来除朝堂理政之外,其余时间几乎都在尚服局陪伴那位香玺姑娘。”

外敌进犯,宫闱祸乱,桩桩棘手之事如乱麻交织。吕后身坐主位,紧攥座椅扶手,面色阴沉,眼中怒火骤燃,猛地把手中帕子甩在桌上,咬牙切齿道:“殿下与皇后成婚多年方得一子,但自这蓝香玺入宫后,殿下便再无子嗣消息。长此以往,朱家血脉愈发单薄,江山日后托付何人?”

吕后越想越气,怒火中烧。想到朱棣以 “清君侧” 为名起兵,称朝中奸臣当道、妖女祸乱朝纲,脑海里突然浮现香玺的面容。往日里那眉眼间的温婉、嘴角的浅笑,此刻在她看来,全成了致命魅惑。吕后认定,香玺就是搅乱天下的祸水,是大明危机的罪魁祸首。

夜幕像一块巨大厚重的玄色幕布,将皇宫严实地罩住,四周漆黑一片,不见星光。吕后内心如被蚁噬,心急如焚,坐立难安,实在按捺不住,立刻派人十万火急地奔赴钦天监传召。

夜幕沉沉,钦天监古老的建筑隐没其中,透着森然寒意。雕花窗棂外,微风拂过,窗纸沙沙作响,似有不可名状的低语。屋内,几盏烛火摇曳,光影闪烁,将屋内陈设勾勒得若隐若现,仿若下一秒就会有鬼魅现身,神秘压抑之感弥漫开来 。

恰在此时,吕后匆匆踏入,她身上的凤袍随着动作摆动,发出细微声响。她神色焦急,往日端庄威严的面容此刻满是慌乱,额上沁出细密汗珠,在烛光映照下闪烁,眼神中满是深深的忧虑与急切。

周天监早已身着朝服,神色惶恐地在此等候。他不时望向门口,双手不自觉地在身前揉搓,额上豆大的汗珠滚落,打湿身前地砖。

听闻脚步声越来越近,周天监猛地回过神,匆忙整理衣袍,一紧张反倒弄乱了领口。吕后刚一踏入,他“扑通”跪地,膝盖重重砸在地上,疼得眉头紧蹙,头狠狠叩地,发出沉闷声响,声音因恐惧而微微发颤:“老臣叩见太后,愿太后福寿安康!”

“爱卿平身!”吕后心急如焚,哪管得了客套。她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急切地一挥手,不容置疑道:“周天监,燕王谋逆,天下大乱!哀家此来,要你即刻夜观天象,如实禀报天际有无异常之象!”她声音微颤,满是对局势失控的担忧与对命运未知的惶恐。

周天监闻言,身子猛地一颤,缓缓起身,却不敢直视吕后,脊背如弯弓。他脚步虚浮,小心翼翼挪到天象观测仪器旁,双手微颤着再次确认。而后,他低着头、缩着脖子,声音抖得厉害,仿佛被恐惧扼住咽喉:“回太后,天象确有异常。紫薇星晦暗蒙尘,四周星芒紊乱无章,似有乱象。”他的话里满是不安,每个字都似从牙缝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