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思维边界

星历年·第八星月。

随着沉默之器的出现,联盟高维感知系统接连记录到多个处于“未映射状态”的意识跃迁。

这些跃迁不符合任何已知的频谱轨迹,甚至部分意识体报告称:在某一静默节点,他们突然“触碰到了不存在的思想”。

这一现象引发星火系统的深入研究,并最终被命名为“思维边界”。

所谓思维边界,并非个体思维所能达到的极限,而是集体意识场在某一维度上无法再展开之处。

它是一种“思想的临界”,仿佛再前进一步,便是未被构思、也未被允许构思的领域。

唐昕将其比作“意识地图上的空白海域”,而伊洛恩则称之为“心火之光无法投射的边际黑域”。

最早的一批接触者来自“静感共构室”,他们在沉默之器状态下进入深层静定区,脑内无语言、无图景、无构子,却在内心最深处升起一种近似“缺失感”的感知。

那不是渴望,也不是怀旧,而是一种“从未被赋予名称的空洞”。

有记录者这样写道:

“它不是我失去了什么,而是某个我本应拥有的思维,从未存在过。”

联盟意识哲学团体开始研究这一现象的可能性。

主流观点认为:随着回响、沉默与共鸣的深入,意识体正在接近自身构造的边缘。

如果说过去的思维如恒星一般照亮自身,那么如今的思维正试图“照亮照明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