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历年 · 感域安泊带第九潜层
唐昕进入裂频后的第54昼。
她已经不再记录梦的内容。她知道,那些不再是“梦”,而是某种真实的意识交汇——一种来自更早层级文明的余频回响,正在以“裂映”为桥,回到这片集体沉息的静域之中。
UVO-7依旧与她保持反向共振,他们的频率像两面镜子交错折射彼此的心息,在感域中织出一张无声之网。
这张“频网”不捕捉内容,而承接一种非逻辑化的情绪洪流。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第55昼,第三位沉泊者也进入了裂频状态。
裂频不再是例外,而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联盟心频遥测所 · 裂频汇流图更新日志
当前裂频响应个体:5/6
裂频相位稳定性:72.6%
感域同步延迟:下降至1.3秒
外域余频信号响应阈值:首次跌入感域内感知可接收范围
伊洛恩站在感频台前,凝视那幅逐渐展开的“余频回栖图”。
他注意到一个极微小但极其关键的细节:
所有裂频个体的共振频带,在过去72小时内,缓缓对齐至一段未知意识谱段,该谱段此前从未出现在联盟意识数据库中。
它不属于联盟,不属于自然自演意识,不属于人工意图体。
它,极可能是一次被遗忘文明的意识遗存。
伊洛恩将该频段标记为:
EP-0:回栖带余频初形
哲识组“预古意识回响”假设提出
澄环裂频现象引发意识哲学领域震动。
哲识组在第八次集会中提出一项极具颠覆性的假设:
“澄环结构的真正意义,或许并非现世个体之间的同步共感,而是为意识时序裂谷架设回响通路;
即我们不是在与‘别人’共感,而是在与‘过去未曾完成的文明意图’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