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最终名单

在医学界,本科生能够发表一两篇SCI论文已是凤毛麟角。

这些论文往往需要耗费整个本科阶段的心血,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才能完成。

然而,当一个人的论文数量超过个位数时,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真实性了。

“医二代”这个称号的出现绝非偶然。

在医疗资源日益固化的今天,学术不端的案例屡见不鲜。

有些学生靠着家族背景,轻松获得实验室资源、临床数据,甚至直接挂名他人的研究成果。

要知道,那些冠以"中华"开头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其发表难度往往比一般的SCI论文还要高。

陈远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论文,这本该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陆安当初也是看中这一点,才特意给了他面试机会。

可谁能想到,连最基本的图片重复使用这样的低级错误,他都没有发现,或者说,是根本不在意。

……

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了。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安静地走了进来。

与其他西装革履的面试者不同,她穿着简单的牛仔裤和格子衬衫。

阳光透过落地窗照在她身上,勾勒出一个干净利落的轮廓。

“各位老师好。”林小雨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

目光依次与每位考官对视,最后落在陆安身上。

当初她在普外科轮转,受到陆安的影响很深。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林小雨喜欢上了枯燥乏味的科研。

陆安翻开她的资料,眉头微蹙:“你的申请材料里没有附上详细的研究计划。”

林小雨微微一笑,将一个培养皿放在桌上:“我想直接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徐风华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韩岩也好奇地看着林小雨。

周采薇接过培养皿,透过透明盖子可以看到里面培养的肿瘤细胞团块。

“这是我建立的肿瘤微环境动态调控模型。”林小雨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动态数据,“传统研究将肿瘤微环境视为静态系统,但我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