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黛玉不置可否。
她和宝钗现在都不在一个赛道上了,还有什么可争的呢?
其实黛玉现在还蛮同情宝钗的。
毕竟摊上那么一个偏心的妈,还有一个惯会惹祸的哥,如果命运轨迹不发生改变,日后还会有一个更糟心的嫂子。
有这样的家世拖累,以黛玉对太上皇和皇帝的了解,宝钗想要选秀入宫的青云路,早就已经中道崩殂。
或许最后对她来说,仍然只有宝玉是最好的选择。
对此,黛玉也是相当的无语。
虽说薛家已经没落了,但至少还有着经营多年的底子在,以宝钗的聪慧和手腕,专心搞事业它不香吗?
何必总是围绕着男人挑来拣去?
当然,她现在同宝钗还没有熟悉到无话不说的地步,这些想法也只能藏在心里,不可能直接跟宝钗提起。
就算说了出来,宝钗也只会觉得她的话实在是太过离经叛道,说不定反过来还要规劝她几句呢。
想到宝钗那如同道学先生般的碎碎念,黛玉就觉得相当头疼,因此还是算了吧。
倒是凤姐在惬意的泡完了温泉之后,无意中提起宁国府的会芳园景色甚好,过些时日,等梅花开了更是一绝,到时候东府的尤氏或许会请贾母等人过去游览一番。
除了黛玉、宝钗、湘云这样的外客,其他人在荣国府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宁荣两府又本来就过从甚密,每逢年节之时,免不了来回走动,因此对于会芳园的景致都已相当熟悉,并没有太多稀奇的感觉。
所以凤姐也就是这么随口一提,无非是觉得姐妹们到时候又多了一个可以游览的地方,能找个机会聚在一起乐呵乐呵。
然而黛玉听了之后,却是心中一动。
按照原着的剧情,这岂不就是快到了宝玉梦游太虚仙境的时候了?
也不知道太虚仙境里的警幻究竟是怎样的牛鬼蛇神,表面上说的冠冕堂皇,是受了宁荣两位国公的嘱托,替他们警醒后人,实际上所做的,却是诓骗年纪尚幼、心智尚未发展健全的宝玉,体验了一把纸醉金迷。
该教的不教,不该教的一个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