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成康之治(二)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宫殿的屋顶上,周公已经早早地起床,开始了他一天的忙碌。他坐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仔细地审查着各地上报的奏章,对于每一项政策、每一个建议,他都要认真思考,反复斟酌,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和百姓的福祉出发,确保国家的决策符合实际情况,切实可行。他还会与群臣商议国事,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综合各方观点,做出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决策。在朝堂之上,周公以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群臣的敬重和爱戴,他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金玉良言,对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闲暇之余,周公还不忘培养和教育成王,让他逐渐熟悉和掌握治国理政之道。他亲自挑选了一批学识渊博、品德高尚的学者,为成王授课讲学,传授他儒家经典、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知识。周公会亲自教导成王如何阅读典籍,如何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如何分析政治局势,如何在复杂的朝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他常常与成王促膝长谈,分享自己的治国心得和人生感悟,引导成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他的悉心教导下,成王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智慧的君主,为日后亲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周公的不懈努力,周王朝的统治终于得到了巩固,国家也逐渐走向了繁荣和稳定。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周公制定了一套完备而严谨的典章制度。这套典章制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它就像一部详尽的国家运行指南,规范了周朝的统治秩序,使国家机器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转。

从宫廷的礼仪制度到地方的行政管理,从军队的高级将领任命到普通士兵的训练与考核,从税收的比例与分配到商业活动的规范与管制,从宫廷教育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一不在这套典章制度的约束与规范之下。它就像一张无形而又紧密的网,将整个周朝紧紧地笼罩其中,同时又为其提供着坚实的保障,使得周朝的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在这套典章制度的影响下,周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蓬勃兴起,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周成王已满二十岁。周公深知,成王已经成年,具备了独立自主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条件,该是他亲政的时候了。

于是,周公郑重地将政权交还给了成王,让成王开始亲政。在交权的那一刻,周公的眼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他仿佛看到了周朝更加辉煌的未来。他深知,自己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有了成果,成王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担当起国家重任的君主,他相信成王一定能够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将周朝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然而,周公对成王的担忧并未因此而减少。他害怕成王年轻气盛,在面对权力和诱惑时,会迷失自我,为政荒淫放荡,从而误了国家的大事,重蹈历史的覆辙。为了提醒和告诫成王,让他始终铭记先辈们的教诲,保持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周公费尽心血,亲自撰写了《多士》和《毋逸》两篇文章。

在《毋逸》中,周公用深情而恳切的笔触写道:“做父母的,经历了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历经千辛万苦,才最终创业成功,为子女创造了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可是,有些人却在富贵之后,忘乎所以,骄奢淫逸,忘记了祖先曾经的困苦和奋斗。他们沉迷于享乐,挥霍无度,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对百姓疾苦视而不见。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毁掉自己的前程,也会断送家族的基业,让无数人的努力付诸东流。做儿子的,难道不应该从中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和谨慎吗?”周公通过讲述祖辈们的创业不易,以生动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告诫成王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统治成果,切不可贪图安逸,荒废朝政,要时刻保持勤勉和自律,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在《多士》中,周公则详细地阐述了殷代的历史变迁。他写道:“从商汤到帝乙,殷代的各位君王都严格遵循礼制,虔诚地进行祭祀,积极努力地追求高尚的品德。他们敬畏天命,关爱百姓,致力于国家的发展和繁荣。正是因为他们的励精图治和不懈努力,才得以上配天命,使殷朝繁荣昌盛,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后来到了殷纣时期,他却极为荒淫逸乐,完全不顾天意民心,只知道沉迷于个人的享乐和欲望之中。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宫殿,搜刮民脂民膏,生活奢靡无度。他宠信奸臣,残害忠良,使得朝廷内部腐败不堪,社会矛盾激化。他的荒唐行为,引起了万民的愤怒和不满,大家都认为他是罪该万死,不配再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最终,殷朝在他的统治下走向了灭亡。”周公通过对比殷代前后不同的统治,意在提醒成王,要吸取殷纣的教训,以德治国,以礼治民,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

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这前后约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周朝呈现出一片强盛和统一的繁荣景象。在这期间,统治者们都牢记周公的教诲,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每日勤勉于政事,关心百姓的疾苦。他们轻徭薄赋,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使得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制造。他们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积极防御外敌入侵,保卫着国家的边疆安全。他们大力发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