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安泰县有个老木

二十个蔬菜大棚的钢架拉了三车。

江山亲自跑了一趟兰城的西部大市场,谈好价格,付了钱开了单子。

夏京京被陈师傅带着,隔两天跑一趟,给安泰县几家个体户店铺拉货,还给农贸市场几个摊主拉货。

夏京京这辆货车的拉货业务越来越忙。

要不是搞定马家姑娘这档子事,夏京京哪能全身心开这辆车跑这一路运输业务。

夏莹莹这才看明白,自家男人处理夏京京这件事是为着什么。

是为了稳住一天三百元的收入。

江山也能在村里安心搞大棚。

三车钢架花了两万七千块,二十个棚膜五千块。

但棚膜不用这么早拉过来,到了十月往棚架上搭的时候再拉不迟。

稻草帘要两车,花两千多块。

人工费算下来两万多。

小常干部被李旺军带进来做技术指导,说二十个这种规模的塑料大棚,第一年成本就得五万多块。

但明年后年就没这么大成本。

三千块成本的一个塑料大棚,不出差错,出青椒出黄瓜,第一年就有一万元收入。

江老板在村里搞的二十个蔬菜大棚,第一年的收入就有二十万。

小常技术员是拿去年前年的物价算今年的收入。

今年冬天,大棚出来的优质青椒和黄瓜,发价就是八毛一块。

九二年以后,大棚技术越加普遍,反季节蔬菜遍地开花,九二年之前的暴利不会再有了。

二十个大棚蔬菜的收入就不是二十万,最少得翻一番。

十几个人搭手忙,一天搭好一个棚架。

小常干部员给出的一个建议很重要。

要种青椒,捂熟的鸡粪最好。

要种黄瓜,就要堆了三年的牛粪。

七百户村里,哪有多余的鸡粪牛粪给江山的二十个塑料大棚供应。

李旺军说他知道哪里有鸡粪,过两天开货车出去拉。

江山脑子里想的不是鸡粪牛粪。

是满脑子等那部书稿的消息。

江艳有没有拿到版权授权书还不知道。

一周过去了,京都那边没有一点消息。

没有消息是好消息。

冯见回到京都,如果第二天就有消息,说明出版这本书在江山手里已经没戏了。

版权授权书已经被别人拿走了。

一周时间没消息,说明江艳跟版权管理部门还在协调,还在沟通,这道程序还在路上走着。

不急,再耐心等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