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敌人一起逼近江陵,江陵人心惶惶。
老百姓们都在观望,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刘道规暗中观察民情,心中有了计较。
他干脆大开城门,对老百姓们说:“各位乡亲,如今贼兵逼近,我刘道规誓与江陵共存亡。
但我也不愿连累大家,你们可以选择去留。
想走的,我绝不阻拦;想留的,就与我一起守城。”
老百姓们听了刘道规的话,心中感动不已。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与刘道规一起守城,共同抵御贼兵。
刘道规见民心安定,心中也松了口气。
他转身对将士们说:“兄弟们,如今我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敌。
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打败贼兵,保卫江陵!”
将士们听了刘道规的话,士气大振。
他们纷纷表示愿意誓死保卫江陵,与贼兵血战到底。
就这样,江陵城在刘道规的带领下,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
老百姓反而因此敬畏佩服他,没人再想着逃跑,城里反而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定景象。
刘道规的权谋之术,真是厉害至极,不愧是刘裕的弟弟,有着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这时候,鲁宗之已经升任雍州刺史,他率领着兵马,从襄阳一路赶来支援荆州。
有人私下里议论,说鲁宗之的心思难以捉摸,不知道他到底是何用意。
但刘道规却毫不在意,他一个人骑马出城,亲自去迎接鲁宗之。
两人一见面,刘道规就笑着对鲁宗之说:“宗之兄,你来得正好,荆州正需要你这样的勇将来支援。”
鲁宗之也被刘道规的热情所感染,他跟着刘道规进了城,两人聊得特别高兴,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聊完之后,刘道规还留下鲁宗之守城,自己则带着各路军队出去讨伐桓谦。
水陆并进,大军浩浩荡荡,很快就到了枝江。
桓谦早已在枝江布置好了战船,准备与刘道规一决高下。
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要凝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道规的前锋是檀道济,他英勇善战,一马当先,首先冲破了桓谦的阵势。
水陆各军见檀道济如此勇猛,也纷纷乘势跟上,夹击桓谦。
桓谦的军队顿时大乱,被刘道规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
刘道规全力追赶,一箭射中了桓谦,桓谦应声而倒,当场毙命。
刘道规见桓谦已死,心中大喜,立即移军到江津去攻打苟林。
苟林听说桓谦败死,心中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他看到尘土飞扬,以为是刘道规的追兵到了,吓得连忙逃跑。
刘道规命令参军刘遵从后面追赶,刘遵领命而去,一路狂追。
跑到巴陵时,终于围住了苟林。
两人一战,苟林哪里是刘遵的对手,很快就被刘遵打死了。
刘遵得胜归来,向刘道规报捷。
此时,刘道规已经返回江陵,把鲁宗之也送了回去。
江陵城再次恢复了平静,老百姓们也都松了一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突然传来消息,说徐道覆带着三万大军,长驱直入杀了过来。
这一下,江陵城又陷入了危机之中,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巧的是,刘遵刚刚得胜归来,刘道规心中有了计较。
他命刘遵率领游军,在城外游弋,随时准备应战。
而自己,则亲自带兵去豫章口抵挡徐道覆。
刘道轨和徐道覆是如何交战的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