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萧懿功高遭忌恨 宝卷密谋除功臣

若是那楼真用了琉璃,或许还能抵挡些火势,也不至于如此惨绝。”

旁边有人小声嘀咕:“皇上,这火来得蹊跷,怕是天意难违。”

宝卷听了,心中更是烦闷,但此刻也只得无奈接受。

他望着那片焦土,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自己的自责。

“都怪我,若是我能早些发现火情,或许还能救下些人。”

宝卷喃喃自语,但此刻说什么都晚了。

大火已灭,但宝卷心中的火却久久难以平息。

他站在废墟之上,望着那片曾经繁华的宫殿,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悔恨。

那时候,皇宫里有些得宠的人,大家都叫他们“鬼”。

其中有个叫赵鬼的,挺有学问,能读懂《西京赋》这本书。

有一天,他悄悄走到宝卷皇帝身边,小声说:“柏梁宫已经烧了,咱们为什么不学学以前的皇帝,建些新宫殿呢?”

宝卷一听,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决定要建芳乐殿、玉寿殿这些新宫殿。

说干就干,工匠们被召进宫来,没日没夜地忙活。

宝卷要求极高,非要用麝香涂壁,再刻上精美的装饰,真是穷工极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心里盘算着,此番定要纯用瑠璃,打造出前所未有的奢华。

工匠们彻夜赶工,仍是苦不堪言,进度难以跟上。

宝卷心急如焚,便命人四处搜剔佛寺刹殿,凡有玉石狮象,统统运入新屋,充作点缀。

一时间,宫中佛寺被翻了个底朝天,玉石狮像被一一搬走。

这还不够,宝卷又突发奇想,凿金为莲花,遍贴地面。

他拉着潘妃的手,笑眯眯地说:“爱妃,你且徐行而过,看看这金花随步动的景致如何?”

潘妃依言而行,花随步动,步逐花娇,美不胜收。

宝卷从旁看得如痴如醉,连声称羡:“这真是步步生莲花呢!

朕的宫殿,定要成为天下无双的仙境!”

古人说过,快乐不能过度,太过快乐了就会走向灭亡。

像宝卷这种放纵享乐的行为,怎么能不自己加速走向危险和灭亡呢!

却说萧懿率军入京支援,一举平定了崔慧景的叛乱。

宝卷皇帝见萧懿立下赫赫战功,便留他在都城,破格提拔为尚书令。

萧懿的弟弟萧畅担任卫尉,掌管着宫廷的钥匙与守卫之责。

而萧懿的另一个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心中却暗自焦急。

萧衍深知宫廷斗争的险恶,便派亲信吏员虞安福秘密入都,寻机与萧懿面谈。

一见萧懿,虞安福便急切地说:“兄长一举平定贼寇,功高盖主,即便是太平盛世,这样的功劳也难免遭忌。

何况如今乱世纷扰,兄长又怎能自保呢?”

萧懿皱眉沉思,虞安福接着劝道:“依我看,不如率兵入宫,效仿伊尹、霍光的做法,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要

不然,就上表请求返回雍州镇守,对外宣称抵御外敌,这样既能震慑朝内,又能赢得人心,谁敢不从?”

萧懿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这时,长史徐曜甫也从旁苦口婆心地劝说起来。

但萧懿依然不为所动。

宫廷之内,茹法珍、王咺之等人见萧懿威权日盛,心中忌惮不已。

他们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随后悄悄找到宝卷皇帝,密语道:“萧懿恐怕要效仿隆昌年间的旧事,陛下您的性命恐怕危在旦夕啊!”

宝卷皇帝一听,顿时惊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脸色苍白。

他深知萧懿的威名和实力,心中不禁暗暗发慌。

沉思片刻后,宝卷咬紧牙关,决然道:“那便依你们所言,即命法珍等人设法除去萧懿!”

法珍等人领命后,心中暗自得意,却也知道这事关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他们开始密谋策划,如何不动声色地除掉萧懿。

徐曜甫一得到消息,心里就像炸了锅。

他在江边准备了船只,急匆匆地赶到懿的府邸,劝说道:“懿兄,事不宜迟,快随我出奔襄阳吧!”

萧懿却一脸坚毅,慨然回应:“自古人生谁无死?

我怎能背叛尚书令逃走呢?”

萧家兄弟众多,除了衍、畅二人,还有敷、融、宏、伟、秀、咺、恢。

伟和憺已经先一步进了襄阳,敷、融等人还在都城,正忙着准备逃匿之事。

法珍那帮人,生怕萧懿会生出什么变故,就瞅着萧懿在尚书省的当口,拿着敕令赐来的毒药赶来了。

萧懿见状,没有丝毫犹豫,只是对着来传旨的中使感慨地说:“我家弟弟在雍州,心里可一直为朝廷担忧着呢。”

他心中暗想,既然衍有谋反之心,那不如先立个贤君,或许还能保全齐朝的江山。

说完,懿毅然决然地饮下了毒药,自尽了。

萧懿的弟侄们,大都逃走了。

只有萧融被法珍那帮人逮住了,也被处死了。

这边徐曜甫心急如焚,一边安排着后续事宜,一边遣直了后将军郑植,对他吩咐道:“郑将军,你务必尽快前往,刺杀萧衍,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