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并不能持积极态度削夺藩王国的权势,反而一味小心安抚,对称疾不朝的吴王刘濞姑息养奸,结果使其肆无忌惮的在私下进行二十余年的谋反准备。”
“十年之后,吴国叛势已成,文帝不听晁错、袁盎等人的削藩之议,反而依贾谊计,析齐为六、析淮南为三。”
“这一滞后之举虽在日后减轻了诸侯叛军对朝廷的军事压力,但并没有避免所析之国彻底卷入叛乱……”
“他的纵容政策,最终造成了畜乱宿祸,遗害了后世!”
“除此之外,他还放弃铸币权,放弃盐铁官营,放弃山泽禁令,标价卖爵,允许罪犯买爵赎罪,允许诸侯国不向朝廷纳贡……”徐爱补充道。
“这些政策呢,最初颁布时,确实是为了富国强民……”罗玉华点头道,“但作为华夏历史上整整意义上,第一个一心搞民生的帝王……”
“刘恒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效仿参照的皇帝啊!”她感慨道,“像是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盖世无双,可能做到那么好,便是因为有刘恒作为偶像可以效仿……”
“而刘恒却没有可以摸着过河的石头,只能靠自己一点点趟着走……”
“所以他的这些政策,很多都是试验阶段,能不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他也不知道……”
“也是……”徐爱点头表示赞成。
“你可以说他有错,但不能说他菜,不能说他坏……”罗玉华继续道。
“邱濬评价他是,【三代以下,称帝王之贤者,文帝也。帝之善政非止一端,而好言纳谏尤其盛德焉。后世人主于封章之入固有未尝一经目者,况敢犯其行辇而欲其止而受之乎?可用者未必肯用,不可用者辄加之罪,心知其善而口非之者亦有矣,况本不善而称其善乎。吁,若文帝者,可谓百世帝王之师矣。】”
“可以说,在史学家心中,汉文帝陛下三代以下第一明君的称号,可谓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