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奇袭漠北觅生机

朱元璋负手而立,踱步至殿前,目光投向远方,仿佛已看到奇袭成功的景象。

他仿佛置身于大宁城的庆功宴上,鞑靼首领被五花大绑,跪伏于地,瑟瑟发抖。

漠北的寒风呼啸,却吹不散他心中的喜悦,幽州城之围迎刃而解,大明江山稳如泰山,这便是他梦寐以求的局面!

他甚至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在胸腔中激荡,如同陈年佳酿,醇厚而令人陶醉。

但朱元璋并非一介莽夫,他深知战事瞬息万变。

倘若鞑靼首领不在大宁城,奇袭成功也能起到扰乱敌军后方、焚毁粮草辎重的作用,足以迫使鞑靼大军回师救援,从而解幽州城之危。

这一招“围魏救赵”并非险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妙计。

他仿佛听到了幽州城百姓的欢呼声,看到了城墙上士兵们振臂高呼的场景,闻到了胜利的芬芳。

殿内寂静依旧,老将们低垂着头,沉默不语。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丝期盼。

这些都是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之中定然有人能够领会他的意图,承担起这奇袭重任。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老将昂首出列,慷慨激昂地接受任命,率领精兵强将,踏上征途,为大明江山立下不朽功勋。

“诸位……”朱元璋刚要开口,却突然停了下来,目光落在汤和身上,“爱卿,你意下如何?”汤和年过半百,两鬓斑白,此刻低着头,双手紧紧攥着腰间的佩剑。

他跟随朱元璋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位高权重,享尽荣华富贵。

深入漠北,奇袭大宁,对他而言,意味着要放弃这一切,甚至丢掉性命。

朱元璋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能洞穿汤和的心思。

他心中突然明悟,自己竟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人性。

这些老将们,跟随他多年,出生入死,如今功成名就,坐拥一切,又怎会轻易舍弃?

他们已经失去了当年用命搏杀的勇气,取而代之的是对安逸生活的贪恋,对权势地位的执着。

殿内寂静无声,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朱元璋的目光从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扫过,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失望。

这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如今却一个个沉默不语,畏首畏尾。

他仿佛看到他们眼中的犹豫,听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

他们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被安逸的生活磨平了棱角,失去了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