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曜在飞机上才得知,他参加的这次活动,是M国与华国之间的联盟合作,也算是学术交流。
就是李樾教授团队过去给M国各大着名高校的学生上课,M国的顶级计算专家团队也会来华国给华国计算机专业靠前的研究生上课。
而且两边专家不是同时出发的。
先是华国这边的教培团队抵达M国,结束学术交流之后一个月,M国这边的团队再抵达华国。
李樾告诉他:“你先跟着我们在M国好好学习,学完之后,等M国的业内大佬去华国授课的时候,我再给你搞个名额,你再去听课!”
祁曜做梦都没想到,他能有这样的机会。
抵达M国后,他向家庭群里报了平安,然后就跟着李樾教授团队开始走访M国各大名校。
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抵达新校的第一天有欢迎仪式,而且伙食非常丰盛,相对轻松,余下的时间里,祁曜都要跟M国当地的学生一起坐在讲台下学习。
原本心情很期待的祁曜,在听课的时候,就变得异常痛苦了。
尽管他的英语成绩非常出色。
但是在课堂上还是会觉得听不懂,这让他不得不打开电脑上的同步翻译软件,然后把老师每一节课的话全都即时翻译并且录制下来,晚上回到宿舍还要熬夜看回放、一遍遍地参透其中的知识点。
上课困难,熬夜辛苦,这些祁曜都能忍受。
他身体素质好,又年轻,少睡一些没关系。
但是伙食上,从小就养尊处优的祁曜,家里就有度假酒店,高端的海鲜、地道的山货、米其林的手艺、有口皆碑的农家菜,他全都吃遍了。
可来了这里,每天早上一杯黑咖啡,一个三明治,或者贝果上涂抹上奶酪就直接下口啃,这个让他感到备受痛苦。
好不容易熬到中午,跟着M国同学去食堂,却发现午餐品种少的可怜。
他吃面包、吃意大利面、吃通心粉、吃炸鸡翅、吃土豆泥、吃蔬菜沙拉,都快要吃吐了。
在一个学校待满10天,就要举行一场测试。
祁曜的成绩是第三名。
课程结束的那天,下一个学校的礼宾大巴车已经过来接他们了。
祁曜记得妻子的话:眼里要有活。
于是他站在车边,耐心地帮助团里的前辈们把行李搬运上大巴下面的行李仓,虽然司机也会帮忙,但祁曜的积极主动性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国内外的学术前辈们都大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