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世忠从平江发兵后,张浚又想在心理上摧垮苗、刘两人,第二次派冯轓去杭州带信给苗刘两人,这次,张浚毫不客气地指责道:“自古有说法:言涉不顺,称为'指斥乘舆';事涉不顺,称为'震惊宫阙';废立之事,称为'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将被灭族!建炎皇帝没有失德之处,你们一举让他逊位,这是臣子应该做的事吗?”
苗、刘见了张浚这封书信,确实又增加了几丝惶恐!
害怕归害怕,但总得想办法应对啊!苗傅、刘正彦两个榆木脑袋一碰,好不容易蹦出一条妙策:分化瓦解。
三月二十三日,苗、刘两人以朝廷名义下诏,晋升韩世忠为定国军节度使,张俊为武宁军节度使兼职凤翔府。而张浚,则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彬州安置。
苗、刘两人目的很明确:看你“团练副使”张浚这个芝麻官,怎么来指挥韩世忠、张俊两位节度使?
计策是好计策,可惜晚了,不管用了,韩世忠、张俊都明确不接受。而张浚更为狡猾,接到贬职的诏书后,怕手下将士解体,谎称是召他进杭州的诏书。
苗、刘几乎黔驴技穷,只得派遣苗瑀、苗翊、马柔吉等人率“赤心军”守住杭州东北门户临平。
三月二十四日,吕颐浩率军到平江,张浚乘坐小船迎接,两人在吕颐浩的战船上见面,商讨下一步行动方案。
吕颐浩慷慨道:“道君皇帝时,我劝谏开边,差点死于宦官之手;后来劝降盗贼,几乎死在荒山野岭。这次勤王如果不成功,不过全族被诛而已,为社稷而死,岂不痛快?”张浚少不得要恭维几句,敬佩一番。随后不久,刘光世率镇江兵也赶到了平江。
吕颐浩即在战船上起草讨伐苗、刘的檄文,指明苗傅、刘正彦的滔天罪行。命韩世忠为前军,张俊为侧翼,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和张浚总领中军,刘光世率军殿后。
二十五日,吕颐浩、张浚将檄文布告天下,正式进军讨伐苗、刘叛逆。当天,张俊先从平江发兵,刘光世随后出兵。
苗、刘两人闻张俊、刘光世在吕颐浩、张浚指挥下发兵,又想出了一个点子,三月二十八日,任命张浚为“同知枢密院事”,一下位列吕颐浩之上,因为这是朝廷任命,具有法律效力,苗刘想以此笼络张浚,同时,也是一种分化手段,借此激化勤王内部矛盾。
五天时间内,张浚从黄州团练副使瞬间位列宰执行列,比过山车还“过山车”。
好在勤王部队已经铁板一块,张浚、吕颐浩并不理会。二十八日,两人统领中军,从平江出发,第二天抵达吴江。
苗、刘听闻勤王大军陆续逼近,慌了手脚,两位榆木疙瘩彻底歇菜。此时冯轓还在杭州,他找到宰相朱胜非,请他率百官迎接赵构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