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文景之治【2】

哦,不好意思,不严谨不严谨,史书上从来都没有写是刘恒杀死的这四个孩子。

这四个孩子只是非常凑巧的在刘恒刚刚登基之后就都病死了。

而他们病死了之后刘恒立马立了刘启为太子,嗯,一切都是巧合。】

“嘶嘶……”刘邦摸着自己的胡子莫名的感觉有些扎手,想了想,他还是提了一嘴:“若不如此,后患无穷。”

吕雉死死的看了刘邦一眼,刘邦感受到视线,对吕雉冷哼一声说道:“这一切,不都是你留下的祸患吗?”

吕雉沉默了……

【刘恒继位之后不久,发现了有一个叫贾谊的人,这个人很有才华,于是文帝就开始提拔他,把他升为自己的心腹。

这个贾谊一生只活了33岁,他给文帝提了很多意见,并且在他这短暂的一生中,基本上到处都是文帝的影子。

贾谊出生于洛阳,少有才名,师从荀况的学生张苍。

贾谊这个人很聪明,小时候就很有才名,简单来说就是咱们现在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公元前183年,17岁的贾谊就以能诵诗书善文闻名于当地,河南郡守吴公将其召致门下,对他非常器重,在贾谊的辅佐下,吴公治理河南郡,成绩卓着,社会安定,时评:天下第一。

汉文帝登基之后,听说河南郡这块地界儿治理的很好,于是擢升河南郡守为廷尉,吴公于是因势举荐贾谊。

汉文帝之后征召贾谊,委以博士之职,当时贾谊21岁,在所聘博士中年纪最轻。

出任博士期间,每逢皇帝出题让讨论时,贾谊每每都有精辟见解,应答如流,获得同侪的一致赞许,汉文帝非常欣赏,破格提拔,一年之内便升任为太中大夫。

贾谊一到任太中大夫,就开始为汉文帝出策。

汉文帝元年,贾谊提议进行礼制改革,上《论定制度兴礼乐疏》,以儒学与五行学说设计了一整套汉代礼仪制度,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制法度、兴礼乐”,以进一步代替秦制。

不过由于当时文帝刚即位,认为条件还不成熟,因此没有采纳贾谊的建议。

文帝二年,针对当时“背本趋末”(弃农经商)、“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贾谊上书《论积贮疏》,提出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主张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

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

在政治上,贾谊提出遣送列侯离开京城回到自己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