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欲擒故纵

“但如果主公名望大了,让不少有志之士关注,那么主公将会有无数个张顺,也会有无数个顾明!”

这么说,就很容易理解了。

萧辰如果有了名望,就会有别的武士和谋士过来投奔。

萧辰犹豫一番,很快便点了点头:

“而今衡州名义上拥兵二十万,实际上兵马也不过三十万,可以出兵,但不能过十万。”

“只是如果出兵,本王与军师必然一块前往,后方沈景,心向大顺,本王心中不安。”

顾明不说还好。

顾明一说,萧辰就发现,自己手下几乎无人可用。

军师就一个顾明,内务人才也就一个沈景,而且还是心向大顺的。

至于武将,张顺这家伙,不说也罢,别说一流,便是末流都算不上。

评论一个武将,要考虑综合因素。

谋略,决策,练兵,应变,行军等等。

张顺一个护卫出身,如果不是顾明帮衬,莫说三十万兵马,便是十万兵马都带不动。

这还是萧辰写了一部分后世军队管理和练兵手册作为前提的。

这样一想,萧辰愕然发现,自己急需各种人才,这声望,他也必须赶紧获取。

顾明微微点头,开口道,“属下早已考虑到这件事了,稍后可唤沈老,采欲擒故纵之策。”

“何为欲擒故纵?”萧辰笑了笑,因为顾明开口,十有八九。

顾明严肃道:

“西凉兵分三路,哪怕是一边结盟,一边也要打压大顺,此时大顺定然无力阻挡。”

“沈景调度,是大顺急需,但沈景本身,恐怕并不得大顺重用。”

“大顺与衡州不同,衡州乃主公一人决策,大顺分陛下与群臣,军权臣权,本身就是一种竞争。”

“除此之外,群臣拉帮结派,大皇子二皇子争夺皇位,看似大顺疆域广阔,实则一滩浑水,沈景即便是卷入其中,也会感觉无能为力。”

“届时,他理应知道究竟是大顺好,还是衡州更适合他。”

萧辰想了想,顿时大笑起来。

“本王有军师,万事可安,只不过军师一来忽略了沈老对大顺的忠心,而来也未曾回答本王的问题,你我二人离去,衡州无人可镇。”

顾明笑了笑,“听闻白氏女在向主公索取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