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后顾之忧

可见屈原文采飞扬达到何等地步。

但是,文采风流的屈原还有另一个身份:政治改革家。

他是楚国百姓都尊迎的变法改革大家,人人敬称屈子。

屈原本身就是大世家旧贵族出身,变法改革就是为了对抗大世家旧贵族——景昭屈这楚三户。

屈原的变法改革,逼得大世家旧贵族们这些势力面临覆灭。

但是因为屈原本身就出身屈家的原因,导致变法改革不彻底,最后失败,被流放。

熊完的爷爷楚怀王薨,楚顷襄王即位十九年后,秦国派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这一年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若是屈原变法改革成功,秦始皇嬴政能否灭楚统一未可知。

甚至熊完搞不好,可以直接当大一统华夏的楚二世。

熊完敬重屈原,但是对于屈家却也是没有好感。

楚三户的景昭屈,他们把屈原流放汉北,放逐江南后,势力很快便重新膨胀,甚至反弹形成楚国毒瘤。

这些毒瘤现在已经伸手到楚国王族立储之位了。

熊黾作为当今楚王二王子,熊完的同父异母的亲弟弟,一直生活在楚地,肯定多有和楚三户走动,得到楚三户支持也是理所当然。

而熊完被质于秦,远离禁地,与楚三户根本无任何交集。

如今楚王病重,完全陌生的熊完和曾经不睦的春申君黄歇即将归楚,领楚政王权,楚三户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而秦王保留熊完于咸阳一个月,可以说完全给楚三户充足的准备时间了。

这才半个多月过去,楚三户的人就已经安排到咸阳中了。

咸阳刺杀,只是试探的开始,绝不是结束。

熊完可不相信,他们只在咸阳布局。

熊完声音有些凝重:“熊黾的后手是什么?”

黄歇告罪:“子歇无能!尚未查出。”

熊完摇了摇头:“这不关你的事。我们远离楚地十年,势力薄弱,人手不足,自保已经不错了。”

黄歇感恩:“太子明理,子歇拜谢。秦王允许太子离秦期限还有十四日。这十四日太子定要留置质子府,减少外出。质子府我已经布控人手,严加防范,定保太子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