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完并不知晓,自己灭了熊黾,稳固楚国政体,却引得秦赵两国提前开启上党郡之争。
他更不知道,因为楚国出了个麒麟之子,秦国攻取上党郡的攻势越加猛烈。
但是他推算着历史:当白起兵出函谷关,挺进上党郡的那一个时刻,楚国发展的空档期来了!
上党郡之争,只是秦赵两国大战前的“简餐”。
真正的大餐是秦赵两国相互消耗国力的五年!
三年后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的围困邯郸!
楚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不就来了吗?
计划开展之前,先把老爹爹——楚顷襄王给埋了。
楚国对于国君丧礼的重视程度,大大超出了熊完这个现代人的认识。
先是招魂仪式。
屈原的《招魂》让宋玉来吟唱,希望老楚王早登极乐世界。
后有盖衣、塞食、祭祀等等一连串的仪式。
种种仪式下来,耗时竟然达到了恐怖的十日之久。
再报丧给熊氏其他贵族,熊完作为嫡长子,还要负责悲恸哭丧。
设旌铭、入小殓、举大殓、成服、落葬,最后才下葬王陵。
当然下葬之时,郑袖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下来,已经过了半月。
按国例,还要举国守孝。
守孝,熊完熟悉啊!
穿越过来的时候,前任熊完就是在秦国宣太后芈月守孝期,被秦昭襄王活活打死,现任熊完才能鸠占鹊巢。
熊完当机立断,发了楚国第一个文书:孝在人心,不在形式。楚国正值国难之际,特事特办,取消楚顷襄王三年守孝之期,改为九日即可。九为极阳之数,孝心已经是极尽之意。不能让先辈离世,拖累了后辈发展,这也非先辈本意……
国书极长,反正熊完就是要把守孝时间改到极短。
宋玉第一个反对。
熊完只说了两句话:“孝在生前人心,不孝死后形式,父母生前尽心尽孝,父母死后不愧天地!我死后,后人不必守孝!”
宋玉闭嘴了。
楚国国都——郢都,本就经历磨难,如今正是需要新王打强心剂之时。
守孝期一满,熊完告太庙,登基大典将于五月初五举行。
五月初五同时被熊完设为国端节,意寓为楚国新的开端,也是国庆节与端午节合并简称。
国庆之意,不言而明。
最重要的是端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