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形势

至少还需要三日时间。

充足的补给,加上消息的有效封锁,蒙骜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是狄仁杰占领野王的两日之后。

一队队的斥候与铁鹰锐士被蒙骜派出,向着后方的野王城疾驰而来。

不巧的是,沈炼正是其中一员。

原本一切顺利,有望成为武安君亲卫队的沈炼,不知什么原因,被调到了东路军,成了蒙骜帐下的二五百主。

统领一千斥候轻骑。

沈炼的队伍,与信陵君麾下门客张耳率领的五千先锋军在高都相遇。

沈炼见状,也不犹豫,直接收拢麾下游骑,发现只剩八百人。

他率领的八百游骑兵分三路,一路直奔咸阳,要将魏国出兵之事通知秦昭襄王。

一路返回沁阳,通知蒙骜,后方粮道被断,需要早做准备。

最后一路则是由他亲率,向着长平而去,作为整场战役的最高指挥,武安君有必要知道战场的最新动向。

秦国的朝堂之上,秦昭襄王看着大殿之中沉默不言的众人,怒声道:“怎么?一个个都哑巴了?”

“李牧的武陵铁骑已经到了临晋,是不是等他过了函谷关,到了咸阳城下,你们才愿意开口说话?”

范雎有些忐忑的站出来道:“王上,刚刚收到消息,羌戎大头领率十万羌骑,兵犯庆阳。”

这一日,是秦昭襄王嬴稷自登基为王开始,最愤怒的一天。

秦对赵的灭国之战,已经坚持了两年,只要再坚持数月,定然可一举建功。

届时,维持了二百年的战国七雄割据天下之局,将因赵国的退场,而宣告破碎。

取而代之的,却是秦国一统天下的脚步。

可如今,咸阳北面有羌戎之祸,东面有李牧之危。

此时此刻的咸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空虚,哪怕征调民夫,都已无民可调。

身为王者,自然要忍常人所不能,几次深呼吸后,秦昭襄王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