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的,李承平才在老爹嘴中知道真相,爷奶是苦日子过来的,当年正因为天灾人祸,乡里吃不起饭,爷爷才会响应太祖皇帝的号召出乡参加义军。
奶奶的父母兄弟更是在大灾之年活活饿死,打那以后,不管家中年景如何,她都是能省就省。
从苦日子过来的兄弟几人对余氏的做法深表理解,家里慢慢就成了这么个简省的状态。
奶奶的想法就是人饿不死就成,但李承平知道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对的。
好好的生活硬是被他们搞成了生存,但余氏有一点很好,就是爱惜儿孙,只要李承平他们嘴上念叨,余氏虽然骂骂咧咧,但仍旧会给他们做好吃的。
对于现在的生活现状,李承平只能表示日后通过自己的影响慢慢改变,什么年纪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读书。
“奶奶放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李承平的回答透露着些许坚定。
一听这话,余氏顿感为孙子干的任何事都没有白费。
大概是秋收刚过去的缘故,村里人无事可做,纷纷窝在家里,李承平一路过来硬是鲜少见人。
今年的冬日来的尤其之早,北风吹来的丝丝凉意,催促着李承平的步伐都加快了不少。
怎么可能真要爷爷送,拢共就是几步路,在村子里又丢不了,行至一半,李固就被李承平推了回去。
到底是上了年纪,李固脖颈受不了寒。
......
一日之计在于晨,陈夫子早早就打开了学堂院门,他没有在门口等待,回屋给自己泡了一杯茶,静坐在靠椅上看起了书。
李承平刚到学堂门口,李阿贵就拉着他往自己座位旁边牵,“三小,你可总算来了,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无奈的看着这小子,李承平苦笑道:“阿贵,咱打个商量好不,你以后只管叫我大名,不能再喊三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