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进学选择

结交一个未来的举人就已经是很大收获,李承平更进一步高中进士,官至宰辅岂不是富怡子孙。

不经意间徐教谕越想越远,他还年轻还是有往上走的心思。

见他迟迟不说话,兴平县学的谢教谕有点忍不住,一众县学之中,唯有他们兴平县有概率争取到李承平,谁叫李承平是兴平人(祖坟在哪不深究)。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谢教谕不再犹豫,把得罪人的想法丢到一旁,出列见礼后,走到李承平面前笑眯眯道:“李承平。”

李承平恭敬道:“学生在。”

摆摆手,谢教谕春风和睦的给了个大笑脸,“咱们都是老乡,往后见面的机会多。”

“我听说你祖父祖母年纪大了,西安距离家里还是很远的,平常相见一面都难,何不则近进学,也好照拂家里。”

李承平心道,兴平好像离家也不近,可话不能这么说。

李承平满怀感激的说道:“教谕真乃圣人学生,关心学生境况,学生在此感激不尽。”

意思很明确,摆事实谈实际,李承平把球踢回去。

甭想打感情牌,只谈感情不谈实际,能否成为母校就只在您老一念之间。

谢教谕见李承平不见兔子不撒鹰,脑子使劲转了转,想想兴平县学有哪些东西能给。

徐教谕瞬间就急切了起来,读书人难免近乡思切,李承平但凡主意一转,府学岂不是要丢失一个优秀学子。

如果仅这样就罢了,可一旦府学竞争不过县学的事情被夸大,他岂不是丢脸丢大发了。

所以徐教谕话头很快一转,大声介绍起府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止这些啊!什么藏书楼、温书室、跑马场那是应有尽有,只有你们想不到,就没有我们府学没有的。”

说着,徐教谕脚步还往李承平面前挪了几步,就差凑到李承平耳边说,“骚年,考不考虑我们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