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保,加一对一

由李承平亲自下场教导,这样的待遇可不多,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李承平的课业。

召集几人过来,成立个小班,监督、解惑他们的同时,李承平也会在一旁温书。

当下,作保五个学子围拢在一起学习,李承平坐在一旁时而斜着眸子盯着,时而专心看书。

茶楼包间内,杨端拿着书册过来,问道:“夫子,此题何解?”

夫子二字,李承平已经听厌了,实在纠正不过来,索性任由他们这般叫。

李承平回道:“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这是黄帝内经,五脏生成篇所说的详诊五脏之病,开篇第一句。

显然杨端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尽找难题考李承平,也是醉了。

李承平也不说他,面对这样的学生,最忌讳的便是焦躁。

耐着性子磨他,比什么都好,有问必答哦,杨公子。

一脸和善的李承平,在杨端面前却像只狐狸。

这位年纪轻轻,就闻名于西安的李承平,似乎与以往他所见到的夫子不同。

杨端心道,每次他拿出这套办法,问的夫子心烦,或是解答不了,最后都是不欢而散,哪有这样的,笑眯眯的一看就不是好人。

李承平是个很好说话的人,笑着道:“我观你字还稍有欠缺,先把课业放放,抄抄道经。”

“我同你讲,练字最能让人静心。”

瞅了瞅天时,李承平微笑道:“先抄一个时辰,想必杨大人也是这样想的。”

杨端尽管不喜管教,但搬出他爹来,还是管用。

不满的点点头,杨端难受的退下。

李承平这么做,一是为了治治这小子,二是怕他再问下去,真被问到什么不知道的难题,这么多人,岂不尴尬。

目光一瞥,看热闹的几人纷纷低下头来,一副不关我事,别让我抄书的神情。

满意的点点头,李承平沉下心来看书,做笔记。

杨端无疑是重点关注对象,虽说几人都是官宦子弟,但好在几人都有心举业。

再次复习,李承平给杨端他们一人设计了一套贴合他们自身情况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