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堂哥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李承平估摸着明年再下场,过的几率很大。
得到李承平的肯定,李茂才信心足了不少。
文章中需要精修和改动的地方不少,告谢一番,就自个屋改文去了。
见李茂才火急火燎的去看书,李承平笑了笑,收了收心,认真看起自己书来。
书读起来就忘了日月,一连数日。
除了送大姐一家到村口,李承平都待在家中温书备考。
临近乡试,选文集自然少不了,各种版本,各大总裁的文章搜罗起来,满满一筐都不止。
都是李承平托柳安找来的,哪怕他不说,柳安也会送一份过来。
乡试,又称“乡贡”、“解试”。
参加乡试前,需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获得资格方可参加。
这点大多只限制生员,对于监生则要求低些。
凡是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过科考、岁科。
除了生员,其余都是官学内部小考,裁定后报给提学道衙门即可,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考中了,那以后可就是举人了,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
王朝初期,朝廷官员稀缺,别说举人但凡是个秀才,都给拎走去官府任职。
大乾朝稳定数十载,熬的李固这样的开国百户都老了,随着人口、经济恢复,读书人增多,再想像先前那般可就难。
举人若是硬等,说不准得等个五、六、七、八年,即便是有关系,也得排几月甚至一两年。
王朝中后期就更难了,一官难求。
想当官,不使银子是不可能的,除非指望朝廷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