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莫谈亲事

倒不是没有乡民送钱银,但被李承平再三严肃推辞后,就没再动这个念头。

一听张二娘的话,李茂才就想笑,这哪跟哪啊!

这才刚举人,怎么就想着当官,他可是听李承平说过,举人当官要亲自去京,在吏部排队,分的官职还不一定符合预期。

小主,

所以,短时间李承平是不会排队待职的。

余氏也不太懂这些呀!

相反还觉得张二娘说的很有道理,情到深处也是眼含泪光。

李茂才看不过眼解释一番,才把这两个加起来一百来岁的老太太哄好。

张二娘本意不是担心李承平当官后久不回家,而是想着说说自家孙女的婚事。

“凤菊啊!你看承平也老大不小了,咱家翠也到了年纪。”

一谈到孙子婚事,余氏可就不困了,哪怕是张二娘说起自己大名。

随手拉过李茂才,余氏张口就来,“俺家老三还没准信呢,哪有兄长还未成家,就紧着弟弟的。”

“承平还小,先紧着茂才来。”

晓得余氏没中意上自家孙女,张二娘不敢再说,笑笑把话揭过去。

李茂才有点愣神,说承平就说他呗,扯上自己作甚。

想到儿子婚事,许莲就直摇头,每次谈起这个话题,李承平就说不急,搞得她也不知道这孩子心里怎么想的。

儿孙自有儿孙福,许莲摇晃脑袋,心中祈祷儿子和自家那个能平安顺遂,好好的。

李固知道明天一定会来不少人,瞧着院里这么个大猫小猫三两只,一阵心累。

忙招手,把李茂才喊过来,“去村里套个牛车,赶紧把你大伯还有你爹都给喊回来,咱家有大事。”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大热天,跟火烤一样。

李茂才大汗淋漓的驾着牛车,紧赶慢赶的往镇上去。

出发前奶奶给足了他银钱,让他顺便采买些糕点姜饼回来,好待客。

为了防止家里孩子好吃零嘴,不到过年,瓜子饴糖糕点这一类的吃食都不会在李家出现。

想到等会要买吃的,李茂才心中高兴了那么一瞬,也就那么一瞬,因为天太热。

咕噜的喝完竹筒里面水,边赶着牛,李茂才边嘟嘟囔囔,“老爹什么时候去镇上不好,偏偏卡在这个的点去。”

家里的田地有人帮忙侍弄,李振义就想路子准备多赚些钱。

他和老大、老三不一样,他家有两个儿子。

先前还因为此事高兴不已,可等两儿子到了成亲年纪,他就开始着急,古代成亲是大事,买房置地都不能马虎。

四世同堂自然是李家人的愿望,可现实条件他不允许啊!

家里的土院委实住不下那么多人,过两年再添丁进口,怕是没地方睡。

为了两个儿子的婚姻大事,李振义趁着不太忙,他就会去大哥酒肆帮忙。

李茂才现在过去注定要扑个空,报录人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这么大动静怎么可能不引起镇上人注意。

一番打听,李振礼兄弟俩便知道这是往自家去的,收拾收拾就往村里去。

到了第二日一大清早,果然如李固所想,村口不断有客人到访。

林秀才迷瞪着眼就过来了,对于这位给孙儿在童生试作保的先生,李固见过两面后自然熟悉,热络的招呼人家坐下。

常年混迹在西安城,李承平得中举人的事,很快就传到了林秀才耳中。

听到李承平高中解元,林秀才的心情属实是难以静下来,早年觉得这小娃娃有几分慧根。

如今看来,这哪里是有慧根,完全算得上是个天才。

佩服自己眼力的同时,林秀才又想了很多,维系好这层关系很重要。

他不求其他,只希望李承平往后能招抚自家一二就行,有那么一份香火情。

紧随林秀才后面的,是众多缙绅老爷们。

与李承平中秀才那次不同,这回来的不再是各家的管事,而是一个个实打实的豪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