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关键情报

当得知李成仁需要确定情报是否可信之后,戴春凤没有为陈知文的情报担保,而是让李成仁灵活应对。

战场情况绝对不会因为一份情报而做出改变,而是需要有许多情报在多方面进行印证。

在军统多方面收集情报之后,戴春凤得出结论,那就是陈知文的情报是可信的。

于是在不经意间,陈知文改变了一场战争的形式。

当得知情报可信之后,李成仁就大胆起来。

他不满足单纯的阻击日军,他也想去反击。

当他推断出日军是三面行动之后,他突然有了想法,那就是狠狠地咬上一口。

“我们是否可以消灭一个师团?”

李成仁手上有部队,也有一定的重火力。

如果将重火力集中起来对着一个师团,那绝对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就是在战争过程中,情报战线的价值,陈知文的一个情报,有可能改变整个战争的格局。

没过几天,陈知文更加确定自己情报的准确性,因为现在后勤处有了新的任务,那就是运送食物去前线。

日军后勤保障虽然只能说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重视武器而不重视后勤,但是他们知道在战争开始之前要给士兵吃饱饭。

士兵在送死之前至少要做个饱死鬼,所以他们要求后勤部门往前线运送一批罐头。

牛肉罐头,还是老样子,但是对陆军士兵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东西。

在得知这个牛肉罐头要往前线送两个车皮之后,陈知文就越发确定派遣军日军的数量。

就是一个师团。

于是当再次确定的情报送往前线之后,李成仁对彭城地区的防御部署再一次进行了的修改。

彭城地区地处中原,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位于平原地带,非常适合大兵团的作战。

李成仁虽然在这里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但是他知道,自己布置再长的时间都只有挨打的份。

国军方面重火力十分匮乏,而日军方面不仅有火炮,还有装甲车还有飞机的掩护。

在这样敌我悬殊的情况下,国军方面唯一占优势的就是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