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濋连忙道:“官家说得对,谁要挑拨,谁就是奸臣。”
赵桓问道:“张邦昌的家查抄得怎么样了?”
王宗濋连忙道:“张家抄出两万两黄金、十万两银子,臣觉得不对劲。”
“提审了张家人,说张邦昌之前送了很多钱给完颜宗望,张家才没什么钱。”
“张家的良田和住宅,还在统计中。只是全部的家产凑一起,不会超过五十万两银子。臣处理完,会把钱全部送入陛下内帑。”
赵桓冷声道:“该死!”
都是他的钱,张邦昌竟然拿去贿赂完颜宗望,简直死不足惜。
杀了都便宜他了。
赵桓压下怒火,和王宗濋说着殿前司的情况,谈着目前东京的情况,忽然叹息一声。
王宗濋连忙道:“官家叹息什么?”
赵桓说道:“朕担心啊,金人虽然退走,却一定会再度南下。到时候,朕该怎么办呢?”
王宗濋不假思索道:“不管是求和,还是死战,甚至是迁都,只要是官家的决定,臣全力支持。”
“臣没什么本事,不能为官家冲锋陷,也不能治理地方,却记得皇后姐姐临终前的嘱托,让臣保护官家,支持官家。”
“无论官家怎么做,臣和殿前司的数万将士,始终站在官家一方。”
赵桓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这就够了!
王宗濋的能力是差了些,可他忠诚啊!
在关键的位置上,能力是次要的,忠诚才是第一位。
赵桓一副感动模样,表态道:“有舅舅的支持,朕就有了底气。朕如果主战,殿前司内部是否会有矛盾?”
王宗濋回答道:“如果发放兵饷更及时些,臣保证不会出问题。”
殿前司的禁军,很多被拖欠兵饷。
没办法,财政艰难。
当然就算有钱,也要先发文官老爷们的钱,泥腿子的钱能拖则拖。
赵桓笑道:“舅舅能稳住殿前司,那就足够了。搞钱的事情,交给朕。”
王宗濋忧心忡忡道:“官家也缺钱,能从哪里搞钱呢?”
赵桓沉声道:“大宋的财政困难,百姓也是衣不蔽体。可是大宋的官员不难,他们有钱,朕找他们借点。”
“不行的。”
王宗濋摇头道:“涉及到钱,文官们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儿子。宁肯在青楼一掷千金,也不会捐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