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把大火

民国第一侠女 长明不暗 4635 字 13小时前

出来之后,她心里盘算着:既然自己的身份没人怀疑,那还怕什么?不如继续大摇大摆地在明面上走。于是,她径直穿过大院,朝着小丁他们所在的仓库走去。她想先去探个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在那里装酒。

夜晚的光线并不好,虽说有月亮,但稍远些就模糊不清。厂区零星分布着几盏灯,亮度有限。她没走多远,就有人前来盘查。来人见他戴着方巾,打量一番后便不再过问,放任她任意前行。

梁红英心里清楚,如今戒备森严,多半与今日发生的暴动有关。那些人即便放狗咬了人,却还觉得自己委屈,对工人们的监管愈发严苛。令她不解的是,野外发生的与日本鬼子的战斗,似乎并未对这厂里造成实质性影响,一切照旧,生意照常运作,日子也波澜不惊。或许是军营那边的消息还没传过来,梁红英到希望真是如此,这样她就更能钻他们的空子。

快到仓库时,梁红英远远望见两辆货车正在装酒。这种情形,在前两天从未出现过,看来这两天酒的订单不少。十几个工人两两一组,正忙着把酒坛抬上车。走近了躲藏者一看,很让她疑惑,这次他们没有冒充曹家的酒,装车后直接撕掉了原有标签,换上了贴着日本字的酒标。梁红英虽然看不懂日文,但她明白,酒里掺杂有害物质的勾当肯定还在继续。这些酒一旦流入市场,受害的都是中国老百姓。他们怎么不把这些害人的酒运回他们日本国呢?让他们自己家的人喝喝。打着卖酒的幌子残害中国同胞,罪行实在令人发指!梁红英心中怒火中烧,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铲除这些不择手段的奸商!有本事就凭实力竞争,搞这种偷偷摸摸的勾当,算什么本事?

老黄的离世让梁红英心情格外沉重,她要不出了这口气,心情就无法平静。可该怎么出这口气呢?她转念一想,不如先去看看小院里的麻袋还有没有,一把火给他烧了,那才解气,省得它们继续害人。小院派了那么多人看守,他们把这东西看成宝贝;但在梁红英看来,这些东西都是害人的根源,不毁了它难解心头之恨。

靠近小院时,梁红英看到守卫依然是那么多,把守丝毫没有放松,这让她顿生烦恼,连销毁这些毒物的机会都没有。就在这时,牵着两条狗的巡逻队转了过来。她灵机一动,躲进角落,上好弹弓石子,朝着其中一条狗的肚子猛地一弹。“砰”的一声,那条狗惨叫着窜起,挣脱绳索朝院子一角落狂奔,另一条狗不明所以,也紧追上去。巡逻队急忙跟着追去,看守们也将目光投向骚动处,几个人一商量,最好派几个人过去看看情况,去了几个之后,门口只剩下两人把守。

梁红英见状,又瞄准不远处小房子的玻璃,用力射出石子。“啪”的一声,玻璃碎裂。仅剩的两名看守循着声音跑去查看,门口顿时空无一人。她抓住时机,贴着墙根飞速跑到门口。她知道众人很快就会返回,必须速战速决。

进了小院,果然看到满满的麻袋堆放在那里。梁红英跑过去,用刀子划开麻袋,一股药草味混着圆滚滚的物体倾泻而出,她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罂粟。事不宜迟,她掏出火柴,点燃了最底下的麻袋。起初火势较小,外面还不易察觉,她赶忙往外跑。可还是慢了一步,那几个人已经折返回来,一边走一边嘀咕:“怎么回事?这狗疯了吗?跑出去那么远,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原来是犯癫。”去检查小房子的两人也一无所获,只发现了一块碎玻璃。

此时的梁红英被困在院内,翻墙是唯一的出路,但院墙太高,即便爬上去也容易暴露。她只能贴着墙,小心翼翼地挪动。短短几分钟,火势迅速蔓延,火光从院内透了出来。梁红英心急如焚,一旦被发现,火很快就会被扑灭。她摸了摸口袋里的催泪瓦斯,狠下心决定使用——这可是她一直舍不得用的“宝贝”。

催泪瓦斯一扔出,刺鼻的烟雾瞬间升腾,气味迅速扩散。梁红英远远躲开,捂紧口鼻观察动静。只听十几个保安乱作一团:“什么味儿?我的天!快跑!熏死人了!”眨眼间,门口的保安逃得一干二净。梁红英自己也被熏得够呛,但她必须立刻撤离。她捂着鼻子,拼命朝门口跑去。好在催泪瓦斯扔得离门有段距离,她屏住呼吸快速通过,虽然气味浓烈,但并未中毒。

刺激的气体不仅让人呼吸困难,还呛得人睁不开眼,梁红英眯着眼,眼泪止不住地流。她冲出小院,沿着墙根朝着仓库方向狂奔。跑出一段距离后,她回头望去,小院已是火光冲天。梁红英心中畅快无比,虽然浪费了一颗催泪瓦斯,但这一切都值了!

时间不长,大院里就乱了套。喊叫声、奔跑声此起彼伏,人影来回穿梭。有人扯着嗓子大喊:“救火!救火!”短短片刻,一百多号人便聚集到了小院。

尽管瓦斯的气味还未完全散尽,可众人早已顾不上呛鼻的刺激。拉水的、灭火的,哭喊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锅粥。借着微弱的灯光,梁红英看到了藤本的身影——他带着十几个保镖,气势汹汹地赶了过来。

梁红英知道目的已经达到,此地不宜久留。好在行动天衣无缝,并没有人看到她。那边火光冲天、一片混乱,仓库这边却依旧有条不紊地装着酒。她躲在角落里,仔细观察车里的情况,试图找到一处容身之所。

三个人要坐车离开,几百里的路程,总不能一直藏在车底。可眼前的酒坛子层层堆叠,装得满满当当,根本无处可藏。正发愁时,有人跑来大喊:“你们怎么还在装酒?快去救火!老板都急眼了!”装卸工们赶忙扔下手里的活,跟着那人匆匆离去。

梁红英没有看到百花开在这里,心中疑惑。趁着四下无人,她绕进仓库查看。两辆货车已装了大半车,酒坛子一层层排列到车顶。若装满,确实没地方藏人。

就在这时,她瞥见仓库角落有个大木箱子,顿时有了主意。趁没人注意,她想把酒坛挪开,将木箱搬到车上——这样既能挤住酒坛,又能在里面藏人。可箱子太大,一个人根本搬不动。

她急得在窗边大喊:“小山!小山!你听到了没有?”好在嘈杂声中,小山听见了她的呼喊,顺着原木爬下来,问道:“姐,什么事?”梁红英兴奋地一拍手掌:“快!帮我把这箱子抬上车!”

两人合力将箱子搬到车上,却发现怎么摆放都不合适。最后,梁红英将箱子立起来,刚好能挡住三个酒坛。可箱子口侧着,人怎么进去?小山看出她的为难,提议道:“姐,咱们把中间三坛酒挪出来,人就能顺着缺口钻进去了。”

梁红英却担心:“酒坛挨在一起才稳当,拿走三坛,路上一颠簸,会不会碰碎?”小山思索片刻,又想出办法:“只拿掉最上面两坛,等人进去后再把酒坛放回去,既紧凑又不容易被发现。”

两人说干就干,安置好箱子,又重新摆放酒坛。可车上的酒坛还无法完全遮住箱子,梁红英一咬牙:“咱们再帮他们装几坛酒!”于是,两人又搬来四坛酒,整整齐齐码成墙。发现标签没换,来不及找新标签,便将旧标签转向内侧。

正忙碌时,梁红英突然意识到时间紧迫,赶忙让小山去接小丁。小山动作麻利,先把消息告诉小丁,随后用草绳将他慢慢放下来。梁红英扶着小丁爬上车顶,顺着预留口钻进箱子。小山也跟着钻了进去。

可梁红英还没来得及进去,搬运工们就回来了。她只好迅速跳下车,躲在车侧。工人们一边搬酒,一边抱怨:“这起火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老板见人就骂,又踢又打,好像我们欠他似的!”“知足吧,听说老板一气之下,扇了保安十几个耳光,差点拿刀劈了他,多亏百花开姑娘拦住了。”

说着,百花开很快也到了,指挥人抬来十几个麻袋,堆放在车尾。梁红英正发愁自己该藏在哪里,突然,车头转出一个司机。司机检查轮胎气压时,一眼看到了梁红英,厉声质问:“你是谁?在这里干什么?”

昏暗的光线下,司机看不清梁红英的脸。她急中生智,压低声音道:“别喊!我是跟着百花开过来的。”话音刚落,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姐,你原来在这儿呀!可让我好找,你这一天都跑哪儿去了!”

()

出来之后,她心里盘算着:既然自己的身份没人怀疑,那还怕什么?不如继续大摇大摆地在明面上走。于是,她径直穿过大院,朝着小丁他们所在的仓库走去。她想先去探个究竟,看看是不是真的在那里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