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形式,也有一些蒙古族特色的相亲方式,如在一些草原集会或庆祝活动中,青年男女通过骑马、射箭等竞技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相互吸引。
而且佛教、道教等宗教在元代有一定影响,一些与宗教相关的活动也为男女相亲提供了机会,如寺庙的法会等,男女可能在这些场合相遇并产生感情。
到了明朝,礼教进一步强化,婚姻礼仪更加繁琐。
相亲严格遵循传统规范,媒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负责沟通双方家庭,安排见面等事宜。双方见面时,行为举止都有严格的规范,以体现家族的教养和礼仪。
甚至一些大户人家,由于男女不能轻易见面,会采用画像相亲的方式。男方请画师画出自己的画像,通过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也会回送自己的画像,双方通过画像来初步了解对方的相貌等情况,再决定是否进一步接触。
这也是我们对古代男女不能自由恋爱,这种刻板印象的来源。
清朝和明朝相似,就不过多赘述了。
也就是说,除了明清两朝,其他朝代其实并不反对男女间的自由恋爱。
......
与此同时,光幕中出现一个女孩儿,对着镜头说。
【我发现我们这30岁左右的女生,想要找个合适的另一半真的太难了。】
“啊?”
“三十岁才开始相亲?”
“都能当奶奶的年纪了,结果连妈都没当上?”
大唐。
李世民吓了一跳。
“按我大唐律例来说,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以上,若无特殊原因,必须嫁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