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倒也是。”
康熙微微颔首,随即道。
“那你就说说我京城周边百姓的情况吧。”
“好。”
张玉书寻思了片刻后道。
“如果单论吃食的占比,京城附近的百姓的消耗,大概是占整年收入的七成到八成。”
“哦?竟如此之高?”
康熙有些意外。
“朕原以为,京城周边,天子脚下,百姓生活应更为富足些。”
“如此看来百姓绝大部分收入都仅够勉强维持温饱,那用于其他方面的开销,添置衣物、修缮房屋这些方面岂不是没有余钱了?”
张玉书点了点头。
“实情确实如此,京城周边百姓,多为农户与佣工。”
“农户虽居天子脚下,却也逃不脱靠天吃饭的命数。”
“碰上丰年,粮价便会因供大于求而下跌,辛苦一年,除去赋税,所剩无几;若遇灾年,粮食歉收,为了饱腹,只能贱卖家产,甚至借高利贷,日子愈发艰难。”
“至于佣工,多在城中富贵人家或商号做工,他们每日劳作时间长,工钱却十分微薄。”
“以最常见的短工为例,每日所得不过几十文钱,除去吃食,几乎所剩无几。”
“平日里添置衣物,皆是从集市上买来最便宜的粗布,自己缝补着穿,一件衣服往往要穿好几年。”
“修缮房屋更是奢望,不少百姓的房屋破旧不堪,却无力修缮,每逢雨天,屋内便四处漏雨,只能勉强应付。”
康熙听着,脸色愈发凝重,张玉书见状,试探性的说道。
“皇上,可否颁布些政策,帮扶一些困苦百姓?”
听到这话,康熙若有所思的看向张玉书,少顷道。
“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