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朱由校兴致勃勃地走上前,满脸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说道:“原本朕还在寻思着用什么法子逼这老小子造反,没料到他自己竟沉不住气,抢先扯起反旗。
如此一来,实在是再好不过。
待来年开春,朕便调集京营入川平叛,将这老匹夫就地歼灭,也好借此震慑西南一带的土司。”
江宁赶忙说道:“陛下,就怕奢崇明这老小子闹出来的动静过大,致使整个西南都为之震动,倘若如此,局势可就不妙了。”
朱由校听闻,神色从容,一脸胜券在握地说道:“江爱卿无需担忧。
此前朕已下旨,命兵部调拨粮草军械,交付给四川总兵杜文焕与石柱总兵秦良玉,并令他二人提前布局谋划。
即便奢崇明这老小子起兵造反,一切也都尽在朕的预料之中,断然出不了什么乱子,你且放宽心便是。
再者,朕刚刚看过锦衣卫呈送的密报,那是五天前的消息,重庆府城墙高大,粮草充足,奢崇明想要攻下重庆,绝非易事。”
听到朱由校这番话,江宁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缓缓坐到一旁的椅子上,暗自思忖:看来还是自己太过沉不住气了。
随即,江宁转头看向田尔耕,问道:“老田,这密报是何时送出的?
送到你手上又花了多长时间?”
田尔耕赶忙恭敬地回答道:“启禀大人,这封密报是四川锦衣卫千户曹罡于五日之前送出的,今儿个刚到卑职手中,卑职便马不停蹄地赶来找大人您了。”
江宁听闻,沉思了片刻,心中想着:原来已经是五天前的事了。
照此推算,不出两天,第二封密报应该也会送达,还有朝廷前线的战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那时,便能知晓具体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了。
…………
朱由校吩咐方孝忠给几人上茶之后,笑着问道:“江爱卿,你入宫之时,午门之外是何情形?
是不是朕圣旨一下,那些东林党的文官就全都乖乖臣服了?”
听到朱由校的话,江宁略带好奇地说道:“臣当时距离较远,并不知晓陛下下的是何旨意。
不过,臣瞧见内阁、六部以及一众勋贵都领旨了,只是以杨涟、左光斗二人为首的东林党文官并未领旨,此刻应该还在午门之外跪着。”
听到江宁的回答,朱由校顿时火冒三丈,随即便向江宁讲述起罪己诏的内容。
江宁听完之后,惊讶得嘴巴大张,都能塞下一个鸡蛋了,心中暗自吐槽道:“这朱兄也真是够绝的,这哪是什么罪己诏啊?
分明就是在自夸嘛!
杨涟和左光斗二人又不傻,肯定不会接这旨意。”
朱由校火冒三丈,转头对魏忠贤说道:“魏大伴,你亲自跑一趟午门,想办法让这些东林党文官把朕的旨意接了。
要是他们还不愿意接旨,你就帮他们‘体面体面’。”
魏忠贤赶忙点头称是,随即匆匆退出御书房,朝着午门之外赶去。
此刻的午门之外,李若愚与以孙承宗为首的内阁六部官员,以及以英国公张维贤为首的一众勋贵,还有以卢象升、孙传庭为首的京营将领站在一起。
反观杨涟、左光斗等人,依旧跪在原地。
张维贤和孙承宗脸色极为难看,冷冷地盯着杨涟和左光斗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