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我等共问佛三场,如何?”普渡问道。
“但凭诸位禅师做主。”七戒道。
“阿弥陀佛!我等皈依佛门,讲究一个缘法;修佛心典,讲究一个禅意。”法海道:“这第一场,便为释禅。”
法海扫视一周,目光落在摄政王身上:“请王爷提一字。”
摄政王一怔,随后看向七戒,问道:“小禅师信得过本王否?”
“王爷执掌大周朝政,以公平公正立身,广得天下民众喜爱。小僧自是信得过的。”七戒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便好。”摄政王环视四周,最终落在寺门口那一株桃树上。
准确来说是落在了那桃树上的桃花上。
“便以‘花’字如何?”摄政王道。
“请五位禅师先行释禅。”七戒行了一个佛礼。
“却之不恭。”普渡大师回了一个佛礼,道:“花即是空,空即是花。花开是空,花落亦是空。”
闻言,另外四位禅师露出笑容,普渡先行释禅,已抢占先手。
“非也。”七戒摇了摇头,道:“花中有道,道中有花。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非空,空非花。”
角落,秦无幽理解了这“释禅”的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从提出的一个字上得到佛门的一个论题,另一方就要反驳这个论题,说到底就是一场辩论。
这么看来,先提出论题的一方是占些优势的,因为论题是由先手决定的。
“花开花落,终归虚幻。执着于花相,便是着相。”普渡大师笑着道。
“着相?”七戒也笑了,他手指一勾,寺外一朵桃花落入普渡大师手中。
“请问禅师,这花可有重量?”七戒问道。
普渡大师微微一怔。
七戒又招来一朵桃花,放置在普渡大师头上。
“花瓣虽轻,却能随风轻舞。”七戒道:“禅师说花是空,可这花戴在你的头上,你的气质却改变了。空与有本就是一体。”
普渡大师一滞。
五位禅师陷入沉默,良久之后,普渡大师道:“是贫僧着相了,多谢上师渡我。”
“善!”七戒面带微笑,道:“并非小僧渡禅师,是禅师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