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圆满结局

棘圜志 月湾的莎菈 1129 字 18天前

正德十四年夏。

济世堂后院的梧桐树下,沈明轩静静地坐在藤椅上。岁月的痕迹爬上了他的鬓角,却让他的眼神愈发清澈深邃。

一阵清风吹过,带来远处的读书声。那是医学堂的学生们在朗读《济世医训》。这本凝聚着他一生心血的医书,如今已经成为天下医者必读的经典。

"父亲。"思雨端着一碗参茶走来。

她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被救的婴儿,而是济世堂的主事,白衣堂的重要人物。时光带走了她的稚气,却给了她沉稳与智慧。

"今天是个好日子。"沈明轩接过茶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确实是个好日子。今天,朝廷正式颁布了新的《医政全书》,这是集合天下医者智慧编撰的鸿篇巨制,其中很多内容都源自济世堂的实践。

"《医政全书》终于颁布了,"思雨轻声说,"这里面有好多都是父亲当年的创见。"

沈明轩抿了一口参茶,回忆涌上心头:"记得当初提出这些想法时,多少人反对,说我是在动摇根本。现在看来......"

话未说完,张若兰从内院走来。岁月没有带走她的优雅,反而为她增添了一份从容。她手里捧着一叠信件:"这是今天送来的,各地分堂的汇报。"

沈明轩接过信件,目光依次扫过:京师分堂新建女医馆、杭州医学堂扩建完成、云南苗医合作交流、海外分堂建立......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医道发展的喜讯。

"若兰,"沈明轩看着妻子,"还记得当年在寒窑里的那次长谈吗?"

张若兰露出温婉的笑容:"当然记得。那时你说要改变整个医道的面貌,我还以为是天方夜谭。"

"可您做到了,"思雨接话道,"不仅改变了医道,更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正说着,济世堂前院传来一阵喧闹。原来是新来的葡萄牙商人带来了最新改良的医具,同时也带来了欧洲医学界对中医药的研究报告。

"有意思,"沈明轩翻看着报告,"他们开始理解经络理论了,还把脉诊法与西医诊断相结合......"

张若兰在他身边坐下:"这让我想起当年你第一次展示显微镜时的情景。那时多少人不理解,现在却成了必备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