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汽车工业在困难年代重点发展的是运载类的大型、重型卡车,因此就以北望为例,卡车的数量还是很大的,以北望巨大的运输量,也基本上能满足使用。
但是乘用车就极度缺乏了,咱家造大家伙还行,搞小而精的东西,工业积累和材料工程上的短板就显露出来了。
加上苏豫的建议,没必要在小型燃油车上过多的浪费投资,所以,这两年小型乘用车,除了国产吉普车,就是进口的昂贵车型,其中樱国的汽车占比有一半以上。
华龙集团在出口的同时,也从代理人那里进口了不少的小轿车、越野车和其它一些特种车辆,毕竟就算主推新能源电动车,有些地区、有些行业,比如高海拔、高纬度地区,比如野外作业、抗灾救援等等,还是只能用燃油车。
所以区别对待,该进口的进口,该出口的出口,该合作的合作,没毛病。
东北的几大汽车制造厂,这两年的工艺水平也上升了不少,据说正在与老德和樱国的几家汽车厂谈合作,这其中就有华龙集团代理人的影子。
因此未来的汽车格局就是,东北发展内燃机燃油车,而南方发展新能源电动车,这样的分布很合理。
北望的充电桩工作是肖建国主抓的,自从去了北望政府担任了副职后,主要负责工业和能源方面,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几年一路走来,他也常常感慨苏豫真真实实是他生命中的贵人,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苏豫卖给他第一头野猪时的场景。
从朝阳机械厂采购部的小队长,到采购部的主任,再到盘龙通用设备厂的厂长、盘龙集团的老总,最后被调到北望特区政府,每一步,都与苏豫密切相关。
从林大龙打来电话,说了充电桩的事以后,他就意识到了这是苏豫利用新能源电动车,带动乘用车和电力能源大发展的一个契机。
在向安永亮汇报之后,便立刻规划出台了北望特区电力及新能源电动车两年发展纲要,计划用两年时间,以电动车进入千家万户为目标,全面规划和改造全特区范围内的电力能源结构,以满足未来充电站、停车场和家家户户都有充电桩的用电需求。
这算得上是从底层上解决未来电力供应的问题,无论是肖建国还是安永亮,与苏豫接触时间长了,看问题和做事情的眼光确实都变得很不一样,长远而细致。
当苏豫带着一千辆“腾龙100”回到北望市,才发现原来北望居然已经多了很多可以充电的停车场,而且规模都不小,这让他见到肖建国都时候,不由得给他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