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大秦斥候冒险侦查,虽有一人重伤,却带回了倭国沿海军事部署的关键情报。墨渊看着情报,心中既有压力,又满怀期待,一场智谋与武力的双重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咸阳宫中,胡亥再度召集李斯、墨渊等一众重臣,商议破敌之策。胡亥目光炯炯,神色坚定地说道:“倭国既然已在沿海布下重重陷阱,那我们便不能贸然登陆。依我看,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只有掌握了制海权,才能进退自如。”
李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我大秦以往多以陆地作战为主,海军建设尚属空白,这其中困难重重啊。”
墨渊却胸有成竹,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虽说困难不少,但并非不可克服。如今加特林已然研制成功,若能将其装备在战船上,威力定能大增。而且,臣这段时间也在研究船舶制造,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胡亥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大手一挥,直接说道:“墨卿,朕正有一事相托。朕要你造出一艘钢铁巨轮!”
墨渊瞪大了双眼,满脸震惊,手中的笏板差点掉落,忙道:“陛下,这……这钢铁沉重无比,见水就沉,如何能做成船?”
胡亥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说道:“墨卿莫慌,朕既然提出,自然有办法。”随即命人取来一个水盆和一块薄铁皮,现场演示起来。他将铁皮揉成一团,放入水中,铁皮瞬间沉入盆底;而后又将铁皮展开,轻轻弯折成碗状,再次放入水中,铁皮竟稳稳地浮在了水面上。
接着,胡亥耐心解释:“墨卿,这钢铁虽重,但只要改变船的形状和结构,利用好浮力原理,便能浮于水面。咱们建造的钢铁巨轮,船身设计成中间空心、底部宽阔的形状,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排开更多的水,就能获得更大的浮力。而且,船身内部还会设置多个隔水舱,即便有部分舱室进水,也不会影响整艘船的浮力和稳定性 。”
墨渊恍然大悟,心中不禁对胡亥的奇思妙想和渊博知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拱手赞叹道:“陛下真是智慧过人,臣今日真是大开眼界。如此精妙的设计,臣定当竭尽全力,带领工匠们早日造出这钢铁巨轮!”
于是,墨渊再次带领工匠们投入到紧张的研发工作中。他们先是四处寻找合适的铁矿,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在大秦边境的一处山脉中找到了储量丰富的优质铁矿。
为了冶炼出合格的钢铁,工匠们日夜守在熔炉旁,不断调整火候和配料比例。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成功炼出了坚韧的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