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太子属官

时间差不多了,众人陆续交卷,空气中墨香更浓。“画就以“玉兰花”为题,旁边记得题诗”姜瑜摇头笑了笑“这玉兰花是画出来你自己藏起来欣赏呢”姜珩慢慢的画出从前许如诗还在时的永乐宫,殿外的那一颗玉兰树开花时甚是好看,许如诗坐在秋千上,花瓣飘落在她肩头,画面温馨而生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姜瑜见状,心中一动,笔下勾勒出当年战场上的玉兰树,花瓣如雪,映衬着战旗猎猎。“咱俩风格都不一样,你说他们会怎么画”“看看不就行了”说着起身开始在殿内踱步,打量着每个人的画作,姜珩停下脚步,目光落在一位少年画作上,只见画中玉兰树下,一位老者抚琴,花瓣随风轻舞,意境深远,令人心旷神怡。少年笔触细腻,将琴与花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只是他主次未分,抚琴的老者画的过于详细,略显喧宾夺主。

又看向别人,一位少女正轻拾花瓣,眼神专注,画面清雅脱俗。姜珩微微点头,心中暗赞其细腻笔触,只是背景略显单调,少了些层次感。继续前行,一幅幅画作各有千秋,有的雄浑壮丽,有的细腻柔美,每一幅都透着创作者的心境,画这个东西品不出来谁更好,艺术之美在于独特,而非优劣。拿回去让姜炜欣赏欣赏,看看他的审美偏向哪一种风格。

拿着他们所教的试卷回到书房,姜珩将试卷逐一铺开,看着画的同时也看着他们所提的诗,题诗对他们来说倒不难,文学功底都不差,就是风格太单一了,没有特别出彩的,大多拘泥于传统,缺乏新意。突然想起忘了考校张昭了“去丞相府传张昭”

姜珩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前往丞相府,张宁说他文学出众,刚好评判一下,匆匆赶来,看到满桌的试卷有些奇怪“听你父亲说,你君子六艺皆通?”“皇上过奖了”张昭不知道说什么,只能以这句话回应“让朕看看你的书法”说着指了指他后面摆放的桌子,桌子上早已放好了笔墨纸砚。

书法对张昭来说不难,或者说,文学上的东西没有能难倒他的,只是父亲强逼着不允许自己当官。张昭无奈一笑,走到桌前,提笔挥毫,字迹遒劲有力,张昭笔下的字如行云流水,尽显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姜珩走近看着他的下笔手法,以及每一个落下的字,这字确实有大家风范,笔势流畅。

“你靠卖字都能家财万贯了”待他写完姜珩拿起来看着,笑着说道张昭谦逊一笑,回道:“书法乃修身养性之道”“朕知道你没虚度光阴,写诗,画画来说不难吧”皇上谬赞,诗画亦为心声所寄。”张昭略一沉吟,提笔在纸上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笔触间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意境悠远。

姜珩细看越觉得他合适“你先回去吧,一会有圣旨到”张昭没想到自己年逾五十,竟还有如此紧张的时候,是要给他封官吗,封什么官,脑子里一堆问题,巴不得圣旨马上到,姜珩拿起笔仔细考虑了一下,写下了圣旨,张昭以后就站在太子身后了,像当初的张宁站在他身后一样。

“皇上有旨”予安刚到,发现张昭几人一直在大堂坐着,也不用派人去请了,刚好一起。跪在地下的张昭及其妻儿都很紧张,皇上是来履行张宁的吗,会封什么官呢。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文正公张宁之子张昭,才学出众,德行兼备,柔嘉淑顺,风姿雅悦,端庄淑睿,克令克柔,安贞叶吉,雍和粹纯,着即册封为太子少傅,辅佐东宫,教导太子,以继文脉,钦此。”张昭接过圣旨心中百感交集,待予安走后才稳稳的坐了下来,太子少傅,张昭都感觉自己幻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