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大王,还是让给杨相去吧,他才是主管外交的呀!

“大王,万万不可轻启战端!” 相国张平整了整衣袖,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

“相国大人,莫要忘了,你身为韩国的相国,而非秦国的!” 老将靳黈目光炯炯,言辞犀利地质问。

随后,他踏出一步,拱手行礼道:“大王,韩国在列国之中,本就国力最为薄弱。若只贪图一时的安逸,必将被他国所吞灭。

秦国虽强大无比,可其抢夺我韩国的土地,至今不过三四个月而已。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依旧认定自己是韩国子民。倘若我韩国此刻不抓住时机,发兵夺回失地,往后恐再无机会了!”

韩王微微皱眉,面露难色,支支吾吾道:“众爱卿,你们皆叫嚷着要战,可若韩军战败,又该如何是好?”

冯翊听闻此言,心中暗自思忖,这种事情,大臣们依循常理向国君进谏,拿主意之事本应由大王定夺。

可大王倒好,竟将这难题抛向大臣,这谁敢轻易担保?冯翊身为军人,自然不惧战死沙场,可向大王担保战事成败,那可是要以全家性命作保,何人敢轻易应下!

一时间,韩国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恰在此时,一人迈着沉稳的步伐,从朝堂外步入殿内。此人正是韩非,他声音洪亮且坚定地说道:

“战争本就有胜有败,若因惧怕战争而错失良机,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朝堂商议军国大事,理应权衡利弊,依据取胜的条件客观分析。

父王,切莫因秦人强大,便心生恐惧,畏缩不前。秦强韩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倘若不抗争,那便是坐以待毙。

当下,秦军前线统帅生死未卜,这正是我韩军的绝佳时机。儿臣已派人探查过负黍和阳城,目前两城的守军总计不足三万。

我韩国理当发兵,夺回二城,战机稍纵即逝。若待秦军接受洛邑战败的事实,将所有败兵屯驻于二城,届时,韩国想要夺回这两座城池,简直比登天还难!”

韩王脸上浮现出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非儿,你游学刚归,想必十分疲惫,还是先回去休息吧。朝堂之事,待你熟悉之后,再参与不迟。”

韩非彬彬有礼,先向韩王恭敬地拱手作揖,说道:“父王,儿臣并不觉疲累。” 接着,又转身面向朝堂众臣,依次揖礼。

众朝臣们纷纷还礼,以示尊重。唯有相国张平,不仅未回礼,反而开口道:“非王子,你还是安心在家撰写你的书吧,老臣可甚是期待你的法家着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