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寅笙听着心里暖暖的,她叫了一声妈,“我肚子饿了。”
“饿了?饿就找你爸去。”
家里厨房都是爸爸掌勺得多,妈妈一般要做的就是洗衣服晒衣服,夫妻两人分工明确已多年,姚寅笙差点忘记了,她还是一有事就找妈妈去。厨房里爸爸姚授明在用姚寅笙买给他的新平板斗地主呢,一听姚寅笙喊饿立马起身煮了一碗面条让姚寅笙对付几口。面条是山药做的很顺滑,比挂面的味道要好,爸爸还放了一根火腿肠和些许肉丸下去,肉丸是奶奶亲手做的,虽然形状不是很完美,但手工的肉丸吃起来就是比机器做出来的好吃。
姚寅笙三下五除二地把面条吃光,晚上她们一家要去外婆家吃饭,这已经是夫妻俩这几年的习惯。外婆自外公离世后就自己一个人生活,以前还会跟小表哥住,但姚寅笙的小表哥是一个时尚的小混混,现在在羊城从事模特经纪人的工作,工资不详,因为他从没给家里寄钱或者买东西,读书时就不着家,还得梁美菊几个做儿女的陪伴老人家。
身为外孙女从小也受外婆照顾,姚寅笙肯定要去看望老人家了。不过路上妈妈却跟姚寅笙倒起苦水:“你外婆啊现在糊涂了,小脑萎缩得连我都不认识了,老年痴呆咯。”
姚寅笙印象中的外婆不是这样的啊,刚入住山渐青的时候她老人家还好好的呢,怎么现在就不认识人了?妈妈说的没有错,来到外婆家打开房门看到外婆坐在沙发熟悉的位置上,电视打开着但静音,外婆一个人在那儿傻乐。
“老太太,你看看谁来了?”妈妈故意把姚寅笙让出来让外婆看看她。
外婆转过头看着姚寅笙,乐呵呵地问:“你是谁啊?哎哟长得还挺漂亮,你们来我家干什么啊?”
梁美菊走进厨房开始淘米煮饭,“她是你外孙女啊,姚寅笙,你记不得了?”
“我不记得我有外孙女啊。”
梁美菊给姚寅笙一个无奈的笑容,“她现在估计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在外婆家就是二舅负责做菜,二舅是一个不善言辞的男人,早年买断工龄从电厂下岗后就靠着那点可怜的补助过日子,好在姚寅笙的姐姐嫁了一个好人家,经常贴补家用。二舅每天都会买肉买菜过来开火,有时候懒就直接买熟食,今天听说姚寅笙回来,二舅买来了一整只烤鸭,家里煮点青菜就可以了。
“开饭啦!”
外婆慢慢挪着脚步来到餐桌上,在姚寅笙记事起外婆做过一次髋关节手术,从那以后外婆走路就比较慢。坐下来后外婆开始吃饭,一边吃妈妈还会一边逗她,比如这是谁,那是谁,你是谁之类的问题,但外婆的脑子已经混乱了,答不上来显得很滑稽。
大家都笑着,姚寅笙也笑着,只是笑着笑着觉得心里酸酸的,外婆这是老年痴呆了,这是不可逆转的,以后这个老太婆可能都不会喊出自己的名字了。这跟被遗忘有什么区别?姚寅笙也知道这是不可逆的,但心里还是空落落的。
相比于姚寅笙心中的酸楚,妈妈貌似已经接受这个现实了,“能陪一天是一天了,我们这些晚辈能做的也只有这些。”谁说不是呢。
在县城的活动并不多,这里的人早出晚归已成习惯,平常都是回家吃的地方能有什么娱乐活动?姚寅笙在周末跟爸爸妈妈来到曾经一起在单位大院做邻居的伯伯家,这位伯伯早就退休当外公了,有一个农场鱼塘,散养着一群鸭子,绿油油的毛发肥墩墩的身体,每一只看上去都油水充足。姚寅笙学着爸爸的样子钓起鱼,鱼苗是一建成就投下去的,几年时间也长大了,姚寅笙钓上最大的一条是六斤重。
没过几天爸爸妈妈又带着姚寅笙到另一位伯伯家摘李子,这位伯伯在乡下承包了一座山头种李子,五李六桃,现在正好是李子成熟的季节。一个个小孩拳头大的李子挂在枝头,绿色的外皮黄色的果肉,皮酸肉甜,姚寅笙不怎么
姚寅笙听着心里暖暖的,她叫了一声妈,“我肚子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