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交响乐是非常高大上,但是它不太接地气啊。
那些听古典乐和交响乐的人才多少?
人口基数根本比不了普通群众,这也是为什么流行歌在八十年代会大放异彩的原因。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文化,才是好的。
从粤语的兴起和衰落也能看得出来。
粤语兴起是被许冠杰带起来的,七十年代发展起来,八九十年代达到巅峰,原因就是香江经济发达,民众生活水平高,买得起正版唱片的歌迷多。
而紧随着华夏其他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国语歌曲慢慢开始占据主流。
一边是几百万张的销量,一边是几十万张,那些音乐公司知道该怎么选择。
也是因此,粤语唱片慢慢的开始衰落了,连带着港娱也慢慢衰落,或者说也不是衰落,而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因为最后的主流,是在内地。
接着,阎解旷又将唱片的大致情况说了一下,傅庚成听闻眼睛盯着阎解旷,认真的说道:“小阎啊,我发现你走的这音乐路子,和我们的大多大都不一样,比较偏向于西方。
或者说更加现代化。”
阎解旷愣了一下,才知道傅庚成所说的是什么意思。
他拿出来的这些音乐,和现在流行的有很大的割裂感,或者说是太过前卫了。
六七十年代的音乐体现了现在人民的精神风貌,非常强烈的时代特征唱法也不是通俗唱法……
“是吗?你不说我都没有注意到。”阎解旷说道。
“我知道了,你是主要去研究欧美的音乐去了对不对?看来为了给国家赚外汇,你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准备。
或者说,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想法比较前卫。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我们这些人好像有些跟不上全球音乐发展的步伐了。”傅庚成想了一下立马感慨说道。
阎解旷有些震惊的看着傅庚成,不知道傅庚成脑补了什么,不过他没有详细问出来,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傅庚成和之前的问题。
所以,阎解旷最后点了点头。
很快,他就将东西收拾好,其实带来的东西并不多,就被子,一套换洗的军装以及洗漱用品。
这第一天,阎解旷并没有什么事情,而傅庚成则是没多久就离开了,两人只约了晚饭。
至于逛八一厂?
上次已经逛过了,所以对于八一厂,阎解旷非常熟悉。
很快时间就到了晚饭的时候,刚好今天也不用拍夜戏,所以阎解旷看到了《闪闪的红星》剧组的主创人员。
因为男主角潘东子的演员还是一个小孩子,所以大家都需需要照顾祝新运,电影的进度,也是跟着男主角的状态走的。
来到食堂,阎解旷第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向他挥手的傅庚成,傅庚成的旁边还坐着好几个人。
有熟人,也有不熟悉的。
其中电影的导演李俊,就是上次阎解旷认识的人了。
说起李俊,那可是赫赫有名。
阎解旷在上一世当导演的时候就认识这个大佬了,只是那个时候阎解旷认识李俊,但李俊并不认识阎解旷。
李俊1922年3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知名导演、编剧,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五三年开始独立编导纪录片,六四年执导的剧情片《农奴》,这部剧情片,是中国第一次在西藏拍摄的故事片。
还有就是现在导演的《闪闪的红星》。
当然,阎解旷最喜欢的还是李导在九十年代导演的《大决战》系列,这电影,真的是让佩服不已。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在91年出品的一部电影,分三部六集,分别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每部时长200多分钟,参演单位包括25个国家级部门、6个军区、3大军种。
7个制片顾问里,有三位是亲历了三大战役的现役将军,有一位上将、两位少将。
在剧本制作方面,《大决战》几乎毫无破绽可言,至少军事历史学家是挑不出毛病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