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你是谁家的?

【印证了那句古诗“笑问客从何处来,牧童遥指杏花村”。教育在此刻完成闭环。】

【网友1:这两句是两首诗吧?】

【网友2:笑死了!】

【网友3:哈哈哈哈......】

......

【你这方向不像是问他们,更像是要创他们。】

【终于读懂了那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当我问出“你是谁家的小孩啊,你爸爸是谁啊”这句话时,我突然发现,面前站着的不是小孩,而是年幼时的我】。

【见到朋友家的小孩下意识问学习怎么样考试多少分,问完的一瞬间愣住了。】

【小学一走就是半天,

初中一走就是一周,

高中一走就是半月,

大学一走就是半年,

工作一走就是一年,

人生一走就是一辈子,

年少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信人间有别离,小时候不理解老人为什么总是在门口静静的坐着,一坐就是半天。

只有长大后才明白,目之所及,皆是回忆。

心之所想,皆是过往。

眼之所看,皆是遗憾。

小时候大家都穷,没有别的烦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现在,除了穷,各有各的烦恼。

小时候可以无忧无虑的疯,因为小时候的天,都是父母撑起来的。

而今没日没夜的忙,因为现在的天要靠自己拼命撑起来,一不注意就要塌了。

所以你说呢,到底什么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一路上的颠沛流离?

你总是要回家的啊!

回家前的喜悦,回家时的无聊,离家时的不舍,离家后的想念。

故乡承载不了肉体,远方承载不了灵魂。

终是故乡的阑珊灯火,映不出远方的星辰闪烁。

有一些人,时不时的总想回一趟老家,老家到底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或许只是想看一看过去的自己吧......】

【之前看到的一段话,村里好多老人都去世了,跟爸妈一样年纪的邻居们也都开始老了,村里嫁进来好多外地人。都不认识,路上看见的小孩也不知道是谁家的,他们都以为我是外地过来的,其实......我才是这个村里长大的。】

【少时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你得好好学习,不然就向上面一样,笑问客从何处来,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从不问那些孩子谁家的?因为我连他家大人也不知道。】

【那我回老家就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明明我的根在这里,偏偏新生的枝芽不识得我,好像我才是那年兽,鞭炮响了我就来,鞭炮响完我就走。】

【小时候有位亲戚,在外打工不回家,30多了还没对象,后来我变成了那个亲戚。】

【小时候看到奇怪的叔叔变成了自己。】

......

万界时空

很多很多的人对这种事情并不感觉,或者说并不感同身受。

因为,他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不曾离开村子百十里。

可是还是有人背井离乡。

或是逃难。

或是讨生活。

又或是为了事业。

而这些人,才会感同身受。

“为什么要落叶归根,这就是落叶归根啊!”

那些当官的,外出求学的,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几十年都不曾回家的人。

他们的文学素养足够,再加上本身年纪也大了,触动也更加的深。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写的太好了!”

而写出这首诗的贺知章,此时已经不在乎名利了。

他老了,身边也没多少人赞美他,夸耀他。

但,“这首诗流传到了后世,也好,也好,也好!”

在这里,经过之前的事情,很多人自然关注了教育。

“你们看,小学一走就是半天,初中一走就是一周,高中一走就是半月,大学一走就是半年。这或许就是后世的教育体系。”

对此,有人感叹。

“也不知道天幕何时让我等一窥后世之教育!”

...........

【一口气带你看完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