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唯才是举,他真敢呐

“先生,您就答应吧,我们会保护好您的。”

蔡邕谦虚地推辞着,心中犹豫不决。

吕布转变思路,道:

“先生已至朔方,宦官迟早会收到消息,是不是隐姓埋名,已经不重要了。”

蔡邕不禁愣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开设学馆,是在下的心愿,难道先生连这点小忙,都不愿意帮吗?”吕布继续道。

蔡邕斟酌良久,最终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既然明府如此盛情,邕却之不恭了。”

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心中也为能在朔方开设学馆而感到欣慰。

吕布大喜过望,连忙端起酒杯,敬蔡邕:

“多谢先生!”

蔡邕也端起酒杯,回敬道:

“倘若朝廷问责下来,还请明府送老夫离开,千万不要和朝廷对着干。”

“好,我答应您!”吕布爽快地答应下来。

此后,朔方开始筹备设立学馆。

消息传出,并州的士子们争相来求学。

往来的寒门子弟,络绎不绝。

吕布在朔方县划出一块地方,兴建学馆。

众人忙碌着,乐在其中。

蔡邕看着朔方掀起的兴学之风,心中感慨万千,不禁涕泪纵横。

大汉底蕴强盛,只要还存在热血之士和好学之人,绝对会再次复兴。

边陲之地,金戈铁马与朗朗书声交织在一起。

构成了一幅,独特而令人流连忘返的画面 。

吕布看着面前刚刚张贴好的招贤令,神色坚定,目光中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招贤令上的字迹刚劲有力,仿佛在向天下宣告着他的决心:

“今四海之内,山河壮丽,家国安宁,然外寇环伺,危机四伏。”

“朔方广纳贤才,不论出身贵贱,不问资历深浅,唯才是举。”

“如有英雄豪杰勇力之士,愿当一面,愿保一城,自出奇谋,共立异绩者,许赴军前应募。”

“待斟酌官赏,奏换真命,断不食言。故兹榜示,诸人通知。”

张辽站在吕布身旁,看着招贤令,不禁赞叹道:

“好一个唯才是举!主公此举,必能招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大业。”

蔡邕静静地看着招贤令,心中震撼不已。

他一生见识过无数的朝堂纷争和官场权谋,却从未见过如此磊落的求贤之举。

在这个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吕布的“唯才是举”无疑是一股清流,让他看到了大汉复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