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布局京师,丁原的猜忌

吕布微微一愣,没想到自己的作为能被百姓如此铭记。

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与摊主又聊了几句,才继续前行。

一路上,他们又与不少过往客商交流。

这些客商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各地的消息,也分享着自己的生活感悟。

有的说在别处遭遇了战乱,百姓流离失所。

有的感慨在朔方的安定生活,来之不易。

吕布静静地听着,心中波澜起伏。

这些所见所闻,让他心旷神怡,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升。

……

太原晋阳,刺史府邸内,气氛凝重而压抑。

丁亮脚步匆匆地走进厅堂,手中紧紧握着一封书信,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爹,您看!蹇硕和大将军同时征召我们,简直是莫大的荣幸呐!”

他的眼睛发亮,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仿佛看到了家族飞黄腾达的未来。

丁原正坐在主位上,眉头紧锁,神色阴沉。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怒色:“你知道个屁!”

低沉而严厉的呵斥,如同一记重锤,瞬间打破了丁亮的喜悦。

丁亮被突如其来的斥责吓了一跳,手中的书信差点掉落。

他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疑惑和委屈:

“爹,您怎么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丁原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厅堂中来回踱步。

他的眉头皱得更深了,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蹇硕和何进,明争暗斗,关乎储君之争。”

“背后的水太深了,我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

他的声音沉重,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斤的重量。

丁亮心神震颤,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去,变得苍白如纸。

他终于意识到,这件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丁亮咽了一口唾沫,声音颤抖地问道:

“那我们父子,应该怎么办?”

丁原停下脚步,看着丁亮,眼神中满是慈爱和担忧:

“首先,你不能入京。”

“你是我唯一的儿子,入京以后很可能朝不保夕。”

“我不能让你去冒险。”

小主,

丁亮心中一阵感动,用力地点点头,道:

“我听爹的安排!”

丁原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继续道:

“此次大将军不仅给我密信,还往朔方送去了一封。”

丁亮震惊地瞪大了眼睛,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什么?吕奉先,他配吗?”

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才是北疆的霸主,吕布不过是一个后起之秀,怎么能和父亲相提并论。

丁原微微叹气:“奉先手握重兵,是一枚重要的棋子,大将军怎么会放过。”

“那怎么办?”丁亮焦急地问,眼神中充满了焦虑,

丁原沉思片刻,缓缓道:

“先让张杨,前去探探京师的情况。”

“他为人谨慎,办事可靠,或许能为我们带回一些有用的消息。”

“暂且只能如此了!”丁亮无奈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沮丧。

丁原派人将张杨找来,交代要事。

张杨一进厅堂,便抱拳行礼:

“使君,不知找下官来有何吩咐?”

丁原走上前,双手将张杨扶起,眼神中满是信任:

“稚叔,此次有重任托付于你。”

“你速去京师,探清蹇硕和何进的虚实,以及各方势力的动向。”

“此事关系重大,务必小心行事。”

张杨坚定道:“愿为使君效犬马之劳!”

丁原拍了拍张杨的肩膀,鼓励道:

“稚叔,此去京师,万事小心。”

“我相信你的能力,期待你早日归来。”

张杨微微低下头,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

“使君过奖了,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丁原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锐利,紧紧盯着张杨:

“听说最近,你和奉先走得很近?”

张杨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慌不忙地道:

“这不正是使君的安排吗?”

丁原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满意:

“稚叔,你清楚最好。”

“我希望你能明白自己的立场,不要做出让我失望的事情。”

张杨心神凛然,连忙道:“使君放心,末将心中有数。”

丁原望着张杨,眼中满是期许,伸手从身后取下一把宝刀,刀鞘古朴,泛着幽光。

“稚叔,此去京师,前路难测,这把宝刀赠予你,愿它护你周全。”

他双手捧着刀,递向张杨,神色殷切,目光中既有信任,也有一丝难以察觉的试探。

张杨先是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受宠若惊的神情。

他连忙双手接过宝刀,动作小心翼翼,仿佛捧着的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使君如此厚爱,末将无以为报,定当肝脑涂地,不负使君所托!”

丁原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张杨的肩膀:

“有你这句话,我便放心了。京师局势复杂,万事多加小心。”

张杨站起身来,将宝刀紧紧握在手中,沉稳地回应:

“使君放心,下官定当谨慎行事。”

告别丁原后,张杨匆匆赶回军营,在校场点齐兵马。

他手持宝刀,高高举起,阳光洒在刀刃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嚯!”张杨大喝一声,挥舞起宝刀,刀风呼呼作响,引得周围士兵纷纷侧目。

这刀果然锋利无比,轻轻一挥,便能斩断面前的草靶,切口整齐。

“好刀!”张杨忍不住赞叹,心中对丁原的赠礼充满感激。

演练完毕,张杨回到书房,汗水未干,便迫不及待地铺开信纸。

他提起笔,略作思索,开始给吕布写信。

“奉先,此次我受丁使君之命前往京师。”

“临行前他赠我宝刀,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暗藏猜忌。”

“你在朔方,亦需多加小心,谨防丁使君暗中算计。”

张杨的笔触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吕布的担忧与关切。

写罢,他吹干墨迹,将信仔细折好,装入信封。

张杨叫来一名亲信士兵,将信郑重地交给他:

“务必将这封信亲手交给吕将军,不可有丝毫差错。”

信使面色凝重,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