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微微皱眉,面露难色,无奈叹道:
“我与车骑将军平日交集甚少,并不相熟,贸然前去劝说,恐怕难以奏效啊。”
李肃挣扎着起身,眼中满是焦急:
“可若不劝,万一奉先闯出大祸,我们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张济微微摇头,目光望向窗外,神色凝重:
“车骑将军所言倒也没错,京师如今确实是个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李肃心中一惊,眼中满是震惊与疑惑:
“张将军,您这话是何意?难道您也要走?”
张济长叹一声,缓缓道:
“如今京师屯驻重兵,每日粮草消耗巨大,供给早已跟不上。”
“城中的豪绅、大户,经过几番搜刮,已然没了粮食可供掠夺。”
“公卿们虽竭力提供些许粮食,可如今也即将耗空。长此以往,军心必乱啊。”
“董公可有什么安排?”李肃追问道。
张济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忧虑:
“董公决定派遣兵马,到陈留、颖川劫掠,以解燃眉之急。”
李肃听后,不禁感慨道:
“唉,如此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张济微微颔首,沉声道:
“不错,所以我向董公进谏,调遣兵马到陕县驻扎,兵粮自给,董公答应了。”
李肃再次确认:“张将军,您真的决定要走?”
张济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
“京师不宜久留,自打董公入京,世道已经变了。”
“如今各方势力纷争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再留在此地,恐怕难有善终。”
李肃心神震颤,目光变得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焦点。
他心中明白,张济所言句句属实。
可真要面对这一切,李肃感到无比的迷茫和无助。
“足下好自为之吧。”张济看着李肃,眼中闪过一丝同情。
说罢,张济转身,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房间。
李肃望着张济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他长叹一声,重新躺回床榻,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命运挣扎,而他,又该何去何从呢?